职场阶段购买保险的误区

有了工作,以后就不能再花家里的钱了,怎么改改我这‘月光族’的毛病呢?”这个夏天大批高校学子开始踏入职场新天地。伴随着新工作而来的是独立生活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不少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都有这样的困惑。职场新人普遍缺乏理财意识,即使不至于沦为“月光族”,也不懂得合理规划手中的结余资产,更不用说通过投资理财而致富了。

职场新人现存的三大理财误区,快来看看你进了几个误区?

常常忘记记账

大多数职场新人在消费上较为盲目,容易冲动消费,再加上没有记账的习惯,也没想过对网银消费记录、信用卡账单等消费记录进行阶段性总结,因此,尽管“花钱如流水”,自己却懵然不知。

理财师支招:通过记账来告别“月光”

“要养成记账的习惯,清晰地知道钱花到哪里去了”,理财就是开源节流,在你还没有达到开源的时候,节流是必要的。职场新人养成记账习惯非常必要,现在市面上有非常多的记账软件,通过坚持记账和总结新人能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减少冲动消费的次数,利于积累资金实现理财目标。

大学毕业生应该投资一下自己,跟自己的职业规划结合起来,为自己充电,“考证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在于学到了什么,对能力的提升有帮助”。为自己买保险也需要规划的,大学毕业生为自己买一份意外险和一份重大疾病保险也很有必要。

重投资忽视保障

由于三口之家所受的教育和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他们在购买保险的时候,不去挖掘保险公司的产品保障功能,反而用保险产品的投资回报率来考虑购买什么样的保险。甚至一些投资理专家也在建议把保险的投资比率控制在20%以下。

当然,投资对于家庭来说是一个重要方面。但如果保障都没有规划好,投资带来的结果又会有什么用呢。在购买保险的时候应该看重他对家庭的保障功能,在保障得以全面得到规划的时候,此时再把投资类的保险和其它金融项目规划一下,才算是个明智的选择。

买保险不如储蓄踏实

不少人认为:如果保险期间不发生保险事故,岂不白交了保费?相对来说,储蓄具有安全、方便、还本付息的优点,买保险不如储蓄存钱踏实。

这其实是认识上又一个明显的误区。储蓄犹如爬楼梯,是逐步积累资金的方法,其特点是需要经过规定的时间,才能达到目标额,也只有本利之和罢了。保险犹如坐电梯,其特点是在投保的同时,就能得到约定的保障额。

储蓄算得出利息,算不出风险。保险算出了风险的巨额花费,并及时提供给你。此外,象我们的养老计划,如果通过银行储蓄的方法来实现也有一些困难。储蓄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当中,因为市场的诱惑加至储蓄存取的方便,很可能养老计划中途夭折;保险是定向的、专款专用的、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储蓄措施,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养老的计划。此外有些保户认为保险不能应急,临时急需用钱时,就不得不退掉保险,损失了相当高的手续费,存银行可以随时支取。其实,目前很多保险产品都附加有保单借款功能,即以保单质押。根据保单当时的现金价值70%至90%的比例,向保险公司进行贷款,这样既能解决燃眉之急又避免了退保时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