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下调人民币中间价有哪些原因 8月人民币大幅贬值的原因分析

  8月央行大幅下降人民币中间价,很多人不禁会猜测央行为什么这次会有这么大的动作呢?下面我们来看看8月央行下调人民币中间价的原因,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8月11日,人民币市场掀起巨浪,央行发布声明,人民币中间价调降1136个基点或1.86%,报6.2298元,上日中间价报6.1162,决定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方式。调降幅度为有史以来最大,价格为2013年4月25日以来最弱。

  7月31日,《华尔街日报》报道,有关人民币汇率将追随中国股市下跌的做空押注正在增加,人民币期权市场上的交易活动已经升温,投资者正采取行动以防人民币汇率在未来3到6个月时间里出现下跌。

  会不会给美国等西方国家以“操纵汇率”的口实?央行此举是不是对汇率市场的又一次出手干预?这样的担心或许有些多余,实际上,央行此举恰恰意在校正此前过高的人民币汇率,使中间价更好反映市场供求,而这也将有助于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继续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

  央行一直在力挺人民币汇率,现在大力士已经厌烦举重了。央行突然下调人民币中间价,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人民币国际化暂时遇阻,在不具备条件之时,中国索性放弃让人民币匆促国际化的打算,放弃以牺牲实体经济为代价的方式,在压力之下强行维持人民币坚挺。

  其次,实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保增长成为最重要任务。内需的消费未能振作,而外贸形势也不容乐观,中国正在逐渐丧失价格低廉的优势。

  第三,从市场而言,人民币贬值刮起的飓风越猛,短期的预期越模糊。报告建议,可能将当前货币篮子的评估从目前的12月31日延长9个月至2016年9月30日,届时再作出最终决定。虽然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不能纳入货币篮子,但不确定性在上升。一方面,人民币希望被纳入SDR货币篮子,IMF于8月4日发布报告称,人民币纳入SDR的评估“仍有大量工作要做”。此时人民币贬值可进可退,是比较主动的行为,不至于伸着脖子为了纳入货币篮子什么都答应。

  此前投资者预期人民币会贬值。比如,央行死扛人民币,在巨大的外部压力下让汇率下滑一点,然后死扛,扛不住再下滑一点,这样会形成恶性循环。此次人民币汇率下挫,会让这些做空基金赚翻,但无论如何都比形成稳定的做空预期要好。

  拓展阅读

  8月人民币贬值持续 建议关注哪些股票
      电商产业重大利好 8股即将启动(附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