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P2P高管跑路事件、平台关闭事件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P2P行业已经在当下成为一个令人焦灼的行业。由于P2P监管法规的缺失,投资者遭受欺诈的情况屡出不穷。而在各种事件的背后,除了恶性欺诈等原因,平台过度包装,透明度不高,导致投资者受骗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P2P行业过度包装有三种情况。其一是对背景的过度包装,包括声称获得具有国有企业股东背景的企业注资或持股,或者虚报融资。更明确地讲,现有的网贷企业,绝大部分融资的报道都是有水分的。其二是对风控能力的包装和对风控流程的包装。“他们夸大风控团队的风险控制能力和背景,同时刻意夸大风控技术的专业性,我了解一些平台的风控团队都是虚无的,就是信息录入员。
其三是对项目的包装,很多平台在项目手续不齐全的情况下甚至是反担保物及相关文件没有落实的情况下,会在平台上发项目;有些平台也会美化项目,一个普通的中小企业说是重点企业等等。
过度包装问题的普遍存在,主要原因是现在的网贷没有得到相应的监管,或是专业的独立第三方监督评级机制和评级机构。而市场的投资人绝大部分还属于盲目期,大家会直观地去相信背景等其实虚无的要素,而忽略了项目本身。
提醒:P2P投资应尽量选择融资项目透明清晰、风控措施到位的平台。切忌被那些虚头巴脑的背景,因为背景不意味着风控能力,更不意味着代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