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现货白银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一、供给因素:供给方面因素主要有:

  1、地上的现货白银存量全球目前大约存有13.74万吨现货白银,而地上现货白银的存量每年还在大约以2%的速度增长。

  2、年供求量现货白银的年供求量大约为4200吨,每年新产出的现货白银占年供应的62%。

  3、新的金矿开采成本现货白银开采平均总成本大约略低于260美元/盎司。由于开采技术的发展,现货白银开发成本在过去20年以来持续下跌。

  4、现货白银生产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的变动状况在这些国家的任何政治、军事动荡无疑会直接影响该国生产的现货白银数量,进而影响世界现货白银供给。

  5、央行的现货白银抛售中央银行是世界上现货白银的最大持有者。

  二、需求因素:现货白银的需求与现货白银的用途有直接的关系。

  1、现货白银实际需求量(首饰业、工业等)的变化。

  2、保值的需要。现货白银储备一向被央行用作防范国内通胀、调节市场的重要手段。

  3、投机性需求。投机者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利用现货白银市场上的金价波动,加上现货白银期货市场的交易体制,大量“沽空”或“补进”现货白银,人为地制造现货白银需求假象。

  三、其他因素:

  l、美元汇率影响。

  美元汇率也是影响金价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在白银市场上有美元涨则金价跌;美元降则金价扬的规律。美元坚挺一般代表美国国内经济形势良好,美国国内股票和债券将得到投资人竞相追捧,白银作为价值贮藏手段的功能受到削弱;而美元汇率下降则往往与通货膨胀、股市低迷等有关,白银的保值功能又再次体现。这是因为,美元贬值往往与通货膨胀有关,而白银价值含量较高,在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加剧时往往会刺激对白银保值和投机性需求上升。1971年8月和1973年2月,美国政府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在美元汇价大幅度下跌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作用下,1980年初白银价格上升到历史最高水平,突破800美元/盎司。回顾过去20年历史,美元对其他西方货币坚挺,则国际市场上金价下跌,如果美元小幅贬值,则金价就会逐渐回升。

  2、各国的货币政策与国际白银价格密切相关。

  当某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由于预期年化利率下降,该国的货币供给增加,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可能,会造成白银价格的上升。如60年代美国的低预期年化利率政策促使国内资金外流,大量美元流入欧洲和日本,各国由于持有的美元净头寸增加,出现对美元币值的担心,于是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抛售美元,抢购白银,并最终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但在1979年以后,预期年化利率因素对白银价格的影响日益减弱。

  比如今年美联储十一次降息,并没有对金市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惟有在“9.11”事件中金市受利。

  3、通货膨胀

  对此,要做长期和短期来分析,并要结合通货膨胀在短期内的程度而定。从长期来看,每年的通胀率若是在正常范围内变化,那么其对金价的波动影响并不大;只有在短期内,物价大幅上升,引起人们恐慌,货币的单位购买力下降,金价才会明显上升。虽然进入90年代后,世界进入低通胀时代,作为货币稳定标志的白银用武之地日益缩小。而且作为长期投资工具,白银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日益低于债券和股票等有价证券。但是,从长期看,白银仍不失为是对付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

  4、国际贸易、财政、外债赤字

  债务,这一世界性问题已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特有的现象。在债务链中,不但债务国本身发生无法偿债导致经济停滞,而经济停滞又进一步恶化债务的恶性循环,就连债权国也会因与债务国之关系破裂,面临金融崩溃的危险。这时,各国都会为维持本国经济不受伤害而大量储备白银,引起市场白银价格上涨。

  5、国际政局动荡、战争等。

  国际上重大的政治、战争事件都将影响金价。政府为战争或为维持国内经济的平稳而支付费用、大量投资者转向白银保值投资,这些都会扩大对白银的需求,刺激金价上扬。如二次大战、美越战争、1976年泰国政变、1986年“伊朗门”事件等,都使金价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比如今年9月份的恐怖组织袭击美国世贸大厦事件曾使白银价格飙升至今年的最高近$300。

  6、股市行情

  一般来说股市下挫,金价上升。这主要体现了投资者对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期,如果大家普遍对经济前景看好,则资金大量流向股市,股市投资热烈,金价下降。

  除了上述影响金价的因素外,国际金融组织的干预活动,本国和地区的中央金融机构的政策法规,也将对世界白银价格的变动产生重大的影响。

>>现货白银及其交易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