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年中反弹行情消失,未来收益或继续下降!该如何应对?

往年每到年中,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都会出现反弹,这就是常说的“年中反弹行情”。但让人意外的是,今年(2018年)年中,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并没有出现“年中反弹行情”,整体表现较为平稳。数据显示,6月份银行理财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81%,较2月份的最高点4.91%还下降了0.1个百分点。那么,造成今年没有出现银行理财预期收益“年中反弹行情”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年下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会怎样呢?

一、两个原因造成“年中反弹行情”消失

今年银行理财产品并未出现“年中反弹行情”,在希财君看来,这并不是意外,而是在预料之中的。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1、资管新规影响。

资管新规是今年影响整个理财市场的最大因素之一,而作为银行理财产品,不可避免的也会受到影响。最直接的表现在,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种类和发行规模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为了适应新的资管新规,很多银行理财产品都降低了预期收益率,来度过这段适应期。

2、 市场资金面影响。

市场资金面最明显的现象即是资金面的宽松,而在资金面宽松的情形下,银行流动性高,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自然也不会高。这也是造成“年中反弹行情”消失的原因之一。

二、下半年银行理财预期收益或小幅下降

不仅今年的银行理财产品“年中反弹行情”没有出现,而且今年下半年银行理财预期收益可能会继续小幅下降。主要原因在以下2点:

1、目前市场资金整体较为充裕,随着6月底的季末考核影响消退,再加上7月初的定向降准,届时资金面会更加宽松,这种情况下,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率小幅下降的概率较大。

2、资管新规开启了银行理财的新时代,现在银行都在大力推广结构性存款。而数据显示,结构性存款的预期收益率多在3.5%至4.5%之间,这种不高不低的预期收益率,安全性相对很高,为了迎合资管新规,银行可能会继续保持这种状态,甚至可能还会继续下调预期收益率。

三、对老百姓影响其实并不大

眼看着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的下降,可能很多老百姓觉得自己亏了,是不是不该把钱放在银行了。但其实,大家只要多加关注便知道,另一个老百姓投资最多的货币基金的预期收益率其实也在下降。因此,希财君认为,对于老百姓来讲,在这样一个时间点,既然预期收益率都在下降,把钱继续放在银行,安全性相对更高,还是值得考虑的!

总结:对于今年的理财市场来讲,基本都是以稳为主,不要太激进了。

作者:禹君健 / 审核:赵溪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