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年成绩单出来了!如此表现,是要让存款业务更难做?

根据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增加9万亿元,而同期的人民币贷款却增加9.03万亿元。由此可看出,在存贷业务这一块,银行已经是在入不敷出了。而在传统的存贷业务越来越难开展的情况下,银行的理财业务却做的风生水起,有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向银行理财这一块。

根据中国银行业副会长表示,截至2017年末,银行理财产品存续余额达到了29.54万亿。这个规模是公募基金的2倍还多,而很多投资者喜欢的货币基金,其规模仅只有银行理财产品存续额的四分之一还不到。除了规模庞大之外,银行理财产品去年在预期收益上也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2017年全年为投资者实现的预期收益达到了11854.5亿元,预期收益增幅达21.5%。如果按2017年的银行理财产品存续余额来计算的话,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达到了4%,比定期存款利率可要高了不少。银行理财产品表现如此高光,岂不是要让银行存款业务更难做?

那么为什么投资者不爱存款,却爱买银行理财?希财君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 利益

首先,肯定是出于利益的驱使。目前的银行存款利率处于历史最低位,即便各银行存款利率有所上调,但仍掩盖不了利率低的事实。把钱存银行,预期收益率或许连通胀都跑不赢。跑不赢通胀就意味着钱在贬值,但谁也不愿看到自己的钱贬值。因此,预期收益率更高的银行理财产品,就成了银行存款的替代品。

2. 安全性

其次,银行理财产品的安全性相对较高。银行理财的配置方向以低风险的资产为主,虽然这会使得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水平不会太高,但风险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对于那些从银行存款转投过来的投资者来说,对风险的大小是比较看重的。而银行理财产品的整体低风险,正好迎合了他们的口味。

3. 优势

再次,银行理财产品背靠银行这颗大树,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在很多投资者眼里,把钱放在银行仍然被认为是最安全的。虽说银行倒闭后理财产品里的钱不会赔付,但哪怕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时,也没见有一家银行倒闭过,所以没必要担心银行倒闭。而只要银行没倒闭,那自己的理财资金就是相对安全的。另一方面,银行理财可以借助银行的庞大资源和广泛的渠道吸纳资金。市场中流通的资金,不管以什么形式存在,绝大多数都会流向银行系统,而银行只需要稍加引导,就能让在银行闲置的资金流向银行理财产品。所以对银行理财来说,根本不需要为资金来源犯愁。

4. 多样性

最后,银行理财也在适时做出改变。相比银行存款的相对固定化模式,银行理财能更好的针对市场环境、投资者需求等变化而变化。比如投资者想要一款能不让本金受到损失的理财产品,银行就可以推一款保本理财产品;投资者想要一款可以随存随取的理财产品,银行就可以推出一款现金管理类产品;而在资管新规后保本理财要逐渐退出市场时,银行就推出一款结构性存款来代替等等。

总而言之,银行理财产品能根据环境和需求的变化做出适时变化,就能更好的满足市场和投资者的需求,自然就能更受投资者欢迎。虽然银行在吸收存款上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但在银行理财这块也算是打了个翻身仗。如果是你,你会买银行理财产品吗?

作者:龙小林 / 审核:赵溪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