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汇通是什么?优汇通是不是在“洗黑钱”?

  近日央视一则关于中国银行绕开外汇监管、公然帮助客户将资金无限额地汇往国外“洗黑钱”的报道掀起轩然大波,也令中国银行“优汇通”业务备受质疑,经网上调查,有73%的网友认为“优汇通”就是“洗黑钱”的工具。

  那么优汇通到底是什么呢?“优汇通”业务是中行提供的一项外币业务。中国居民可以将人民币可以免费先汇往巴黎中行,在巴黎中行兑换成您想要的外币,再汇往全球28国家及地区,由于巴黎的汇价比国内的汇价便宜,所以可以帮市民节省一笔汇款费用。

  优汇通是不是在“洗黑钱”?

  首先要明确“优汇通”的性质,根据中行的官方声明,优汇通是“于2011年试点推出人民币跨境转账业务,仅限投资移民和海外购房置业两种用途”,也就是说,属于央行货币政策二司监管的人民币跨境汇出业务,可以在将人民币直接汇到中行在海外分行的指定相应账户中,再兑换成想要的外币。这区别于“换汇”的概念。外管局规定的“每人每年最多只能换汇五万美元”,只是针对换汇而言的,人民币需要兑换成美元或其他外汇。

  那么对于内地个人人民币跨境汇出业务,央行有怎样的政策呢?暂时还没有公开的文件。在2010年央行曾经发布人民币跨境业务结算的管理办法,仅针对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后来又允许一些试点地区与香港之间可以进行个人的跨境汇出业务,以及在义乌试点以贸易为背景的人民币结算业务。

  “中行这项业务虽然可以一次性汇出大量资金,毕竟还可以被追踪统计到的。贪官、罪犯转移资产大多仍用地下钱庄,而中行这项业务的客户则要以移民、要境外购置资产的普通居民为主。”有专家点评称。

  优汇通“形迹可疑”

  据悉,中国银行一些分支机构确实存在违规操作,因为客户必须提供大额汇款的资金来源证明,比如(1)工资收入,个人完税证明;(2)售房所得;销售合同及完税证明;(3)企业分红或企业借款;营业执照、公司章程、审计报告、股东会决议、转账证明;(4)高管薪酬;企业执照、公司审计报告、收入入账证明;(5)银行贷款;贷款合同、借据。

  中行称,经向有关监管部门汇报,该行及相关银行在试点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基础上,在符合监管原则的前提下,先行先试,于2011年试点推出人民币跨境转账业务,仅限投资移民和海外购房置业两种用途。截至目前,广东地区已有多家商业银行试点开办此类业务。

  海外汇款优汇通最常见

  据了解,“优汇通”已经成为海外投资移民过程中目前最常见的汇款方式。但中国银行会审核汇款人的汇款用途,汇款资金的来源,基本上就是把递交给美国移民局的材料重新发给中国银行一遍。银行确认之后觉得没有问题就可以一次性汇款几十万美元,且没有限额。

  近年来中国潜心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人民币开放的步伐亦不断加快,但均集中在机构层面,而个人层面的人民币业务闸门一直紧闭。

  作为人民币跨境转账业务的试点,通过“优汇通”业务,中国居民可以将人民币可以免费先汇往巴黎(伦敦等)中行,然后兑换成客户想要的外币,再汇往全球28国家及地区,由于其汇价比国内的汇价便宜,所以可以帮市民节省一笔汇款费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作用。

  以下是中国银行声明全文:

  我行关注到新闻媒体近日就我行“优汇通”业务进行报道。我行认为,报道与事实有出入、理解上有偏差。

  经向有关监管部门汇报,我行及相关银行在试点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基础上,在符合监管原则的前提下,先行先试,于2011年试点推出人民币跨境转账业务,仅限投资移民和海外购房置业两种用途。截至目前,广东地区已有多家商业银行试点开办此类业务。

  在业务办理过程中,我行有关分行按照有关监管规定和反洗钱等要求,制定了严格的业务操作流程,对资金用途证明材料和资金来源证明材料有统一和明确的办理标准,业务办法和操作流程均已事先报备。办理时对业务材料进行逐笔审核,且每笔业务均输入监管业务系统,较好防范了业务风险。报道中提及的“地下钱庄”和“洗黑钱”情况与事实不符。

  金融产品创新是银行发展改革、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点,随着“走出去”企业、“走出去”人员的增加,人民币国际化、金融业务国际化也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欢迎并感谢新闻媒体对中国银行的监督、关注和支持,并继续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竭诚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返回 中国银行优汇通及优汇通业务知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