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播案件的幕后黑手,维持原判罚款2.6亿

从“快播案”全公开网络直播庭审,B站吸引近10万人同时观看”,到“庭审“剧情”出人意料的大反转,王欣成为段子手口中的英雄”,再到“人民日报与新华社发表不同观点,开始出现理性声音”,从1月8号至10号,快播一案受到千万人的瞩目!

一、“快播”相关总阅读达3000多万

从新媒体指数网页上搜索“快播”二字,发现相关文章数达13811篇,总阅读数达3276万+。

1月8号至10号三天,从每日的前1万篇热门文章中,筛选出与“快播”有关的文章为235篇。8、9、10号三天分别有77篇、116篇、42篇热门文章。据下图所示,在这三天中,8号案件开始,引起关注,在9号达到高潮,引起争论,10号温度渐降。统计这235篇热门文章,阅读次数为777.1万,点赞量为62582,其中10万+文章共有19篇。获得点赞量在1000以上的文章共有11篇。由此可见网友对此案的关注度较高。

“快播案”除了满地“鸡毛”,还留下了什么?

二、“快播案”到底让谁躺枪了?

对这235篇文章进行词频分析,发现,除“快播案”、“庭审”、“快播”三个词出现频率较高外,“躺枪”是出现最多的词。查看相关文章,发现“乐视”、“腾讯”、“百度”“移动”等等公司纷纷中枪,而在这些公司中“乐事薯片”成为了躺枪最无辜的一员,因和“乐视”发音相同而遭到无数网友的调侃。

“快播案”除了满地“鸡毛”,还留下了什么?

三、“快播案”热播三天,舆论走向何方?

1月8号,段子手的狂欢,力挺王欣

1月8号,热门文章77篇,对文章标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除去“快播”、“庭审”两个词外,“乐视”、“精彩”、“语录”词的出现次数均在10词以上。其中“我们都是快播人”、“乐视是个心机婊”、“王欣精彩语录”等为标题的文章出现次数较多。在榜单阅读量过10万+的文章中,只有“歪理邪说”和“毒舌电影”两个公号的文章,在内容上没有涉及“王欣庭审的语录”,以及网友的吐槽。而其他8个微信公号的文章,在标题取向或者内容组成上,都参与进了这场段子手的“狂欢盛宴中”。

1月9号,质疑声音开始出现,多角度关注此案

1月9号,“快播庭审”事件继续发酵,在1万篇微信热门文章中,以快播为关键词,共搜索出116篇标题内含有快播的热门文章。榜中精选的热门文章TOP30,相比昨日舆论大规模倒向“我们都是快播人”,文章关注点上开始有了更多不一样的“声音”。9号阅读量过10万+的7篇文章中,榜单前三甲,“央视新闻”、“清华南都”、“财经内参”分别将文章的关注点放到了“涉黄判定”,“技术不可耻,但明知违法而为之可耻”,“直播庭审司法公开透明,法律应该被尊重”三个角度上,没有“王欣的精彩语录”,也获得了高阅读量与高点赞量。第四名,“吴晓波频道”发文《若无上交快播的阴谋,哪有太子妃今日丰收? | 巴九灵看一周》,乐视不再是“心机婊”,而是一只赢了的“头条汪”!同样入围榜单前五强!

1月10日,权威发声,探讨案件更深的意义

1月10号,在“快播案”网民狂欢了两天后,权威以及专业的声音开始出现。影响最大的无疑是“人民日报”发布的《快播在法庭上的反击,你回答得了吗?》,强调了“为狡辩报以掌声,就有些匪夷所思了”,获得10万+阅读量的同时,也获得了3211个点赞量。新华社9日,也刊出评论“无论快播是否有罪,要对“狡辩的权利”鼓掌”。两个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对“快播案”似乎给出了不同的评论,这将此事件又推上了一个高潮。“科技美学”、“诗性正义”、“新浪新闻”、“互联网头条”、“互联网扒皮哥”等公号都将文章关注点放到了“人民日报与新华社评论不同”上了。“新京报”发文《“快播”的段子听够了吧,该理性地听听背后的那些声音了》,“刑事实务”发文《法学教授:实务角度谈“快播案”的控辩之道》也都收获了不错的阅读量。

“快播案”除了满地“鸡毛”,还留下了什么?

“快播案”除了满地“鸡毛”,还留下了什么?

“快播案”除了满地“鸡毛”,还留下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