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龙门阵是什么意思(听馆长摆龙门阵)

听馆长摆龙门阵(第三十讲)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近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信徒》

自2009年《仓央嘉措诗传》出版以来,有关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出版物已经形成一股热潮。初步统计,有《仓央嘉措:我是凡尘最美的莲花》、《仓央嘉措:不负如来不负卿》、《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情诗赏析》、《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红尘中最美的重逢: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在最深的忧伤里吟唱:和仓央嘉措一同参悟》、《世间最美的情郎: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情与诗》、《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诗意三百年》、《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诗》、《世间再无此情郎: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前世今生》、《仓央嘉措画传》、《仓央嘉措圣歌集》、《仓央嘉措心史》、《仓央嘉措诗说:一只为情飞翔的白鹤》、《仓央嘉措诗歌地理》、《风中的白莲:仓央嘉措的前世今生》、《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仓央嘉措诗传》等数十种。似乎这位藏传佛教史上最神秘的、受到世人普遍珍爱的上师,正以其忧伤空灵的诗句叩开一扇扇枯寂苦闷的心扉。他的诗:无论是原作,还是经后人增删的伪作,都无一例外地弥漫着雪域高原那特有的圣洁与神秘气息。几乎每一首诗都充满深刻的禅机和动人的美感,有如莲花的怒放与呢喃。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想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听馆长摆龙门阵(第三十讲)

《仓央嘉措诗传》

仓央嘉措,1683年(藏历水猪年,康熙22年)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宇松地区乌坚林村一户农奴家庭,根据宗教习俗,被认定为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的转世灵童。1697年在拉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成为六世达赖喇嘛。此时的西藏,政局动荡,继承汗位的拉藏汗与藏王桑结嘉措爆发战争,仓央嘉措受到牵连,被拉藏汗向康熙皇帝奏称:“不守清规,请予废黜”。1706年冬天,当押送仓央嘉措进京的车队来到青海湖畔时,只见湖水结冰,草木枯黄,一队队大雁往南飞。仓央嘉措见此情景突然无病而故,结束了自己年仅24岁的生命。也许是正史记载存在诸多语焉不详之处,民间传说便赋予了仓央嘉措更为丰满的形象。这位留下大量“情诗”的年轻上师,后来被喜爱他的人们描述成一位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的圣僧,说他曾在月夜偷偷溜出布达拉宫与情人约会,说他在青海湖畔的死也是掩人耳目的假相等等。总之,历史的真相在人们的传说中变得扑朔迷离。

不管这段历史真假如何,也许回归仓央嘉措的诗可以为我们揭示更多。

仓央嘉措诗歌的最早汉译本,是于道泉先生于1930年译出的,数量共有66首。后来又有刘希武译本、曾缄译本等。通读这些所谓的“情诗”,你会发现诗中女性形象其实具有不同的指向,而对于六世达赖喇嘛来说,那即是他所向往的藏传佛教的最高境界。只是读者在赏读这些感情炽热、缠绵悱恻的诗句时,可以把诗中的女性形象具体化、拟人化,从而产生感情的共鸣。

用情诗说禅,或者说用表达爱情的方式传达佛法,其实并非仓央嘉措的首创。熟悉禅宗历史的人知道,有一次,一位提刑来拜会五祖演法师,询问佛法心要。五祖说:“你读过香艳体的诗吗?我问你,唐人有两句香艳诗: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是什么意思?”此诗出自唐人笔记《霍小玉传》,说的是古时候小姐想通知情郎,没有机会,便故意在房里大声频繁呼唤丫头的名字,实际上是叫给心上人听的,表示我在这里,你别着急嘛。只此一句香艳诗,那提刑便豁然开悟了。

读仓央嘉措的诗,也应该有如此别具一格的法眼,仓央嘉措在诗中的反复吟唱,也无非是“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出家人用俗世的道理和情感说法,其实正是佛法所倡导的因材施教和善巧方便。我们知道,五祖在传法给六祖慧能时,就不是用的香艳诗,而是正儿八经传了《金刚经》。

也许是出于对仓央嘉措情诗的喜爱,他的诗被后人反复吟唱或删改传颂。如本文开篇引用的《信徒》,一度被认为是仓央嘉措的情诗,其实是朱哲琴在唱片《央金玛》中创作的歌词。包括最近出现的《见与不见》,也被认为是仓央嘉措情诗中的一首。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这首感人至深的诗曾在电影《非诚勿扰Ⅱ》中出现,它的作者是一位年轻漂亮的汉族女孩——扎西拉姆•多多,因喜欢藏传佛教和藏地文化,才改了自己的名字。但在《读者》上发表这首诗时,多多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它的署名权献给了我们大家喜爱的仓央嘉措。

听馆长摆龙门阵(第三十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