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无反顾什么意思(“义无反顾”出自什么典故?)

义无反顾

义:应该做的事;反顾:回头看。做正当合理的事,只有上前的事,绝不回头。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国学」“义无反顾”出自什么典故?

【成语出处】

汉代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夫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燔,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流汗相属,唯恐居后,触白刃,猫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仇。”

【成语故事】

汉武帝很赏识司马相如的才学,让他在自己身边做官。

这时正赶上唐蒙在修治通往夜郎、僰中的西南夷道。由于他征集,民工过多,又是采取的高压手段,引起了巴蜀人民的不安,发生了骚乱。汉武帝便派司马相如前去责备唐蒙,并让他写了一篇文告,向巴蜀人民做一番解释。

司马相如在文告中有一段是这么写的:夫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燔,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流汗相属,唯恐居后,触白刃,猫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仇。

这段文告的大意是:有人不晓得国家的法令制度,惊恐逃亡或自相残杀是不对的。士兵作战的时候,应该迎着刀刃和箭矢而上,决不允许回头看,宁可战死也不能转过脚跟逃跑。你们应该从长计议,急国家之难,尽人臣之道。

“义无反顾”就是从司马相如的文告中的“义不反顾”一句中引申出来的,指为正义的事业而勇往直前。

【小扩展】

司马相如,字长卿,汉族,巴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一说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有明显的道家思想与神仙色彩。

汉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

汉景帝去世,汉武帝刘彻在位,刘彻看到《子虚赋》非常喜欢,以为是古人之作,叹息不能与作者同时代。当时侍奉刘彻的狗监(主管皇帝的猎犬)杨得意是蜀人,对刘彻说:“此赋是我的同乡司马相如所作。”

刘彻惊喜之余马上召司马相如进京,司马相如向武帝表示说:“《子虚赋》写的只是诸侯王打猎的事,算不了什么,请允许我再作一篇天子打猎的赋。”这就是内容上与《子虚赋》相接的《上林赋》,不仅内容可以相衔接,且更有文采。

《上林赋》以“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为假托人物,设为问答,放手铺写,以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帝王奢侈为主旨,歌颂了统一大帝国无可比拟的形象,又对统治者有所讽谏,开创了汉代大赋的一个基本主题。此赋一出,司马相如被刘彻封为郎。

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雄图霸气两消歇,地老天荒秋一叶。战场历来残酷,不管出于何种目的,有人来也有人留下,我们赞叹名将们耀眼的战绩,却别忘了这些从何而来。本篇来聊聊傅肜róng、傅佥qiān两父子。

关于傅肜、傅佥的记载较少,索性就合在一起写了。傅肜、傅佥都是荆州义阳人,也是刘备阵营中为数众多荆州人的一员。三国时期的“傅”姓人物主要来自北地傅氏,比如傅嘏gǔ、傅巽xùn、傅允等人。傅肜、傅佥早期的事迹已经无从考证,也不知他们是否像北地傅氏一样家学渊源。

傅肜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是在章武二年(222年),也就是夷陵之战,他随着刘备一起征讨吴国。季汉这边出征的将领还有冯习、张南、辅匡、赵融、廖化等人,这些人里边也就廖化知名度较高些,但这已经是有名有姓的人物了,最差的也是个督将。

 

傅佥:前赴后继,义无反顾

奈何刘备在此役惨败,冯习、张南早早阵亡,而傅肜负责殿后,在这种情况下还愿意承担断后工作,可以看出刘备对傅肜的信任,以及傅肜足够忠诚。这几乎是送命的人物,傅肜也确实把性命交代了,他战斗到了最后的一兵一卒,吴国将领还试图劝降傅肜,但傅肜的回应只有喝骂“吴狗!何有汉将军降者!”,最终战死当场。

“将军义阳傅彤为后殿,兵众死尽,彤气益烈”——《华阳国志》

傅肜为刘备拖延了足够多的时间,使得刘备能顺利退往永安,同样为此做出贡献的还有程畿。刘备并没有忘记傅肜的贡献,他的儿子傅佥被任用为左中郎将,后来迁任关中都督,这应该是刘禅时期的事了,毕竟迁任关中都督吴懿在建兴十二年(234年)才迁任汉中都督。

“拜子佥为左中郎,后为关中都督,景耀六年,又临危授命”——《季汉辅臣赞》

景耀六年(263年),钟会领兵伐蜀,此时傅佥、蒋舒被安排去守关城。蒋舒本来是武兴督,因为在任上毫无作为被免官,他对此一直怀恨在心,等到魏军兵临城下,他就打算出城投降了。蒋舒对傅佥说“我认为闭城自守不是什么好办法”,傅佥回应“我们奉命守城,只要保全城池就够了,如果出城战死,那一点好处都没有。”

 

傅佥:前赴后继,义无反顾

但是蒋舒坚持出战“你认为保住城池是功劳,而我认为出战败敌才是功劳,各按各的想法办吧”,结果蒋舒出城就投降魏将胡烈了。胡烈就趁此机会攻城,说起来傅佥也有责任,他没有考虑到蒋舒战败或者投降的情况,也没有设下相应的防御,最终力战而亡,一如他父亲傅肜那样,魏国人也挺钦佩他的行为。

“钟会攻围汉、乐二城,遣别将进攻关口,蒋舒开城出降,傅佥格斗而死”。——《三国志·姜维传》

人们都赞叹于傅肜、傅佥父子的忠义,连晋武帝司马炎也下诏书夸赞他们,另一对让他感叹“天下之善一也”的是诸葛亮、诸葛瞻父子。傅佥的子嗣傅著、傅募本来是被贬为奴隶的,而司马炎把他们赦免为庶人了。

“蜀将军傅佥,前在关城,身拒官军,致死不顾。佥父肜,复为刘备战亡。天下之善一也,岂由彼此以为异”——《三国志·姜维传》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