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京京个人简历(超级歌单)

对话|《超级歌单》赵京京:这是一次冒险的尝试

文丨李杨

音乐一直是电视节目的主流题材,但如何在模式、赛制等方面有所突破,玩出新意,是电视人一直在探寻的。江西卫视《超级歌单》首次将“歌单”的概念引入大型综艺节目,在低调内敛的姿态中,带领观众开始了一次对华语歌坛流行音乐历史的系统梳理。

3个月时间,酿造近百首新版金曲,到底是原作更能感怀时代,还是新编更能打动人心?作为一档原创综艺节目,不论是从话题热度,还是制作执行来说,相比引进模式的节目的操作难度是如何克服的?本期“一线对话”,“节目一线”专访到《超级歌单》执行总导演赵京京,由她来为大家解读“歌单”背后的故事。

“没有经验可借鉴,我们也是在冒险”

节目一线:《超级歌单》这档节目的定位为“怀旧金曲沙龙秀”,如何来理解节目这一特色与定位?

赵京京:“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歌单。”从这个概念切入进去,突出不同年代歌手对音乐的不同理解,从而向经典致敬。

将“歌单”的概念引入综艺节目,可以说“歌单”就是一个强大的IP,这个可以说是以往的音乐节目所没有的,我们也可能根据这个“歌单”后续的再做一系列的节目的开发。

这是一个沙龙的节目,“沙龙”是什么?大家坐着一起聊天,聊歌曲的创作故事,聊歌手与歌曲之间的故事,因此没有那么多的针锋相对,我们想要做一个让音乐回归初心的节目。在这档节目中,我们在尝试将音乐做好听,让音乐回归音乐本身。以这样的情怀做节目,我们也能收获部分观众的心,就是真的想听好音乐的观众的心。

节目一线:与目前在播的其他类型音乐节目相比,《超级歌单》是如何来打造节目自身的差异化优势?

赵京京:现有的一些音乐节目,重点更多的是关注的是演唱歌曲的人,关注他们的命运,而《超级歌单》并非选秀,在一开始我们就弱化了淘汰、晋级、比拼的概念,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歌曲本身上,例如我们会将一首歌改编成两个不同的版本,我们不是比人,而是专注呈现经典音乐的魅力,是对经典歌曲的重新演绎。

其次,目前正在播出所有音乐节目,可以说都是引进模式的节目,而《超级歌单》是一档完全原创的节目。我们也是在冒险,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可借鉴,在制作执行方面,相对于引进节目我们有很大的难度。可能一档没有淘汰的节目给观众的感觉平淡了一些,但是我们就是靠一首首好听的歌曲来吸引观众。换句话说,我们在尝试弄明白,观众观看音乐节目,究竟是为了听歌,还是更看重背后的故事。

第三,在真人秀拼“大咖”的时候,我们给了年轻新生代歌手更多的表现机会,“年代感”是节目的一个看点。主要体现在,“歌单发布人”是一个年代的,他有这个年代的观念,价值理念,而歌单的演唱者,通常是80或者90的新生代歌手,他们的价值理念、对于歌曲理解方式也许与歌单发布人完全不同,这样节目的年代感就凸现出来了。有很多时候,新生代歌手是在原唱歌手面前演唱,那么他们能否得到原唱的认可?就成为节目的一个看点。

节目一线:这档节目的制作有哪些难点?

赵京京:对于一档音乐节目来说,如何为观众提供出高品质的音乐,是我们在制作过程当中的难点,音乐品质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所以在歌曲的选择上,既要有一定的经典性,同时又要符合歌曲改编的规律,这是我们用心最多的地方。

此外,可能《超级歌单》节目中的演唱者,在其他很多节目中都出现过,让一个一线歌手唱他们陌生的歌曲,很多歌曲还要做颠覆性的改编,这也是比较难的。

对话|《超级歌单》赵京京:这是一次冒险的尝试

观众结构正在年轻化

节目一线:之前《红歌会》曾是江西卫视推出的非常有代表性的品牌音乐节目,现在又推出《超级歌单》这样一档音乐节目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赵京京:这次我们做《超级歌单》这样一档节目,可以说主要出于三点考虑。首先,在节目创意之初,我们所考虑的是江西卫视这个平台娱乐内容的开发以及娱乐价值拓展的尝试,我们希望通过《超级歌单》这个更年轻化的音乐节目,让平台在娱乐内容上有一个拓展。

其次,《红歌会》是我们做了八年的品牌音乐节目,节目的受众年龄更偏老龄化和严肃化,可能大家听到江西卫视,就会感觉是一个偏老龄化的卫视平台,因此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让我们的观众年龄结构发生一些改变,更加年轻化、娱乐化,可以说是改变平台调性的一次尝试。

第三,基于我们做《红歌会》的经验,我们这个团队在做音乐类的综艺节目上还是很有信心的,我们有多年累积的观众基础,因此我们才尝试去做这个怀旧金曲的节目。

节目一线:之前,江西卫视的核心收视群体一直被认为是中老年和女性观众,《超级歌单》已播出6期,节目的观众结构发生了哪些改变?

赵京京:《红歌会》播出时,主要是以50岁以上的老年观众为主。在《超级歌单》播出后,我们做了一个大概的比对:现在25~44岁这部分观众,在最高时能够占到整体节目观众比例的45%;14~24岁这部分观众,在最高的时候也能够占到整体节目观众比例的15%~20%,而以前最多只能到7%~8%。所以,我们的尝试是有效果的,观众结构从以前45~55岁以上慢慢向25~44岁观众发展,更多的年轻观众选择收看江西卫视这个平台的节目。

节目一线:业内对这样一档音乐节目的评价如何?

赵京京:我认为,老歌新唱比新歌更加受到观众的欢迎,可以说是音乐节目内容的规律。对于《超级歌单》所做的尝试,很多乐评人和音乐人士说,通过节目和“歌单”的概念,对当代乐坛的口味有了一个全方位的摸底,即年轻人喜欢什么样的音乐,对于老歌新唱的接受程度是多少。

节目一线:《超级歌单》是江西卫视与引力传媒携手打造的,双方的基本合作模式是怎样的,引力方面是否介入到内容制作当中?

赵京京:节目制作一直是引力传媒想要拓展的方向,所以引力传媒投资了这个项目,双方主要在节目的互动方式上进行沟通。但在第一季《超级歌单》节目的研发和制作,以及节目内容上还是以江西卫视自己的团队为主。

节目一线:在之后的节目中,内容方面将还会有哪些惊喜和亮点?

赵京京:节目目前播出了六期,在之后的节目中还有一些新的亮点:

在艺人方面,更加注重年代特性。在歌单发布人的阵容上,我们会邀请到例如费玉清、钟镇涛等经典实力派歌手。而在新生代歌手方面,除了华语线上的一些实力唱将外,还有像郑淳元、茜拉这样的外国实力歌手,他们来参加这个节目,不仅仅要对中国的经典歌曲进行改编演唱,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与中国文化碰撞的过程。

在音乐编配方面,之后会有更多的民族乐器加入,以及异域风格的编曲。

在内容方面,我们在抗战胜利暨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纪念日将推出特别节目,邀请到阎肃和杨洪基老师作为歌单发布人。在这个大主题下,进行歌单发布、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以及歌曲的改编,非常有可看性。

本文为“节目一线”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关注微信公众号“节目一线”,获得更多一线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