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药物有哪些(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哪些)

抗病毒药物有哪些(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哪些)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哪些

病毒性肺炎的常用抗病毒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利巴韦林 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等致呼吸道感染有效。阿昔洛韦和更昔洛韦 阿昔洛韦主要用于单纯疱疹病毒脑炎,较少用于肺炎。更昔洛韦主要用于治疗免疫缺陷和免疫抑制患者的巨细胞病毒肺炎,包括器官移植患者的肺部感染。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等,对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均有效。

奥司他韦 用于成人和儿童甲型流感、乙型流感的预防和治疗。

扎那米韦 可延迟接触流感后发生流感症状时间(成人),减轻流感样症状,也适应于奥司他韦耐药的流感患者鼻内用药或干粉吸入用药。

帕拉米韦 半衰期长,起效快、持续时间长,为流感重症患者、无法接受吸入或口服药品治疗的患者、对奥司他韦产生耐药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可有效地预防流感和缓解流感症状。

干扰素 在巨细胞病毒、EB病毒、流感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的感染中用干扰素可以改善病症,缩短疗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在治疗期间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中成药 多种中药制剂如麻杏石甘汤、银翘散能明显抑制炎性物质的渗出,减轻肺间质水肿,被广泛用于肺部及各种感染性疾病。

天气渐渐凉了,一些体质弱的孩子往往会出现感冒的症状,家长就会选择感冒药给孩子服用,但是你们了解吗,在孩子用药方面也会有一些误区,请家长尽量避免。

误区1:无需在意感冒药的成分?

儿童感冒后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等,因此,针对以上这些症状需要全面、均衡的配方来缓解症状。儿童感冒药物应具有四种成份:解热止痛剂、镇咳药物、鼻减充血剂和抗组胺药物。很多儿童感冒药因缺少某些成份而影响疗效,而且均衡配方的意义不仅仅是针对各种症状的四种成份简单组合,同时各种成份在疗效方面会有协同增效的作用,相互消减不良反应。

误区2:口服药的疗效没有打针好?

有很多家长在孩子出现感冒症状后就去医院给孩子打针,认为这样做能让孩子的病尽快好起来。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打针或静脉输液的疗效和安全性不如口服药。所以本着安全用药的原则,只要给孩子选用安全的小儿感冒咳嗽药品即可。

误区3:感冒是小病,不用放心上?

感冒对某些人可能是小毛病,但也可引起一些并发症。儿童由于自身免疫尚未完善,发生感冒的频率远大于成年人,如果儿童感冒后不及时采取合理的治 疗措施,在经受各种症状影响的同时,因儿童本身发育的特点,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鼻窦炎、支气管炎、中耳炎、肺炎、心肌炎等。所以当儿童感冒时应 该尽早、及时地对症治疗。

误区4:抗生素是速效药?

抗生素的作用是抑制或杀灭细菌,但是其实80%-90%的普通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的,所以使用抗生素不仅不会缩短病程,滥用抗生素反而会造成病情的延误、恶化、体内菌群失调等,增加了细菌的耐药性。所以在治疗幼儿感冒时,需谨慎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误区5:注射流感疫苗就不会再得感冒?

流感疫苗的有效性并不是100%,往往只有60%左右,注射流感疫苗并不意味着就不会得流感。而且感冒病毒和流感病毒有上千种,一种流感疫苗只能针对一种流感病毒。推广注射流感疫苗是为了减少流感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的发病率。

误区6:中药没有不良反应?

有人认为中药历史悠久,性情平和,没有不良反应,可以随意服用。但是,科学证明“是药三分毒”,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都有不良反应,所以要对症下 药。中药辨证相对西药复杂,感冒有风寒、风热之分;咳嗽有热咳、寒咳、外感咳嗽、内伤咳嗽之分,用药时也有寒、热、温、凉之分,若不对症,不但不能治病, 反而会加重病情。

误区7:含有抗病毒成分的感冒药更好?

由于引起感冒的病毒有许多种类,因此很难确定引起这次感冒的病毒是什么,而且目前也没有针对哪一类感冒病毒特别有效的含有抗病毒成分的制剂。同时,滥用抗病毒药物,不仅无助于疾病治疗,相反还可能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小儿由于肝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因此在感冒药中添加过多成份会加重孩子负担。

误区8:一样治感冒,无须买贵的?

市场上很多感冒药往往配方相似。但是,由于工艺、设备不同,各个药厂出来的感冒药在纯度、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药物中存在过多的微量杂质就可能增加儿童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所以家长应该为儿童选择专为儿童研制的值得信赖的安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