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所有的公式 详细点,初二物理公式(所有的)

发布时间:2020-07-10 10:47:53

初二物理所有的公式 详细点,初二物理公式(所有的)

网友回答

【声】重点知识
  ①声的传播(以波的形式)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②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③15℃空气中的声速340m/s
  ④超声波、次声波
  ⑤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材料结构不同,音色不同
  【光】重点知识
  一①光线是假想的线并不实际存在
   ②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③小孔成像是实像
   ④真空中的光速300000000m/s
  二⑤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 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⑥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⑦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⑧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
  三①折射:光射入某些介质(如:水、玻璃)时,在反射的同时也会射向介质内部,即折射(初中阶段只记:光从空气射向其它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反射角)
   ②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四① 光的色散
   ②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光决定的
   ③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光决定的
   ④紫外线、红外线
  【透镜】重点知识
  一凸透镜
  ①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②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汇聚于焦点
   过焦点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③测焦距小实验
  ④应用: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远视镜
  ❀⑤◤凸透镜成像规律◥
   u>2f 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f<v<2f
   u=2f 倒立的等大的实像 v=2f
   f<u<2f 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u>2f
   u<f 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v>u
  二凹透镜
  ①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②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反向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③成虚像
  ④应用:近视镜
  三显微镜和望远镜
  【物态变化】重点知识
  一温度
   ①温度计:量程、分度值、0刻度
   ②温度计的使用:玻璃泡全部浸入;待示数稳定再读;视线与液柱上表面向平
   ③水的凝固点0℃、沸点100℃;绝对零度-273.15℃;冰箱﹣15℃——﹣20℃
  二①融化:固态变液态。融化吸热。晶体融化时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
   ②凝固:液态变固态。凝固放热。同种晶体的熔化点和凝固点相同
   ③汽化:液态变气态。汽化吸热。分两种:蒸发和沸腾。
   ④液化:气态变液态。条件:遇冷
   ⑤生华:固态直接变气态。樟脑片
   ⑥凝华:气态直接变固态。雾凇

网友回答

初二物理公式大全进来开开啊
  =U/R
  U=IR
  R=U/I
  P=W/T
  P=UI
  P=U^/R
  P=I^R
  Q=UIt 物理量 物理公式
  电流 定义式I=Q/t 欧姆定律I=U/R 串联电路I=I1=I2 并联电路I=I1+I2
  电压 串联电路U=U1+U2 并联电路U=U1=U2
  电阻 串联R总=R1+R2 并联R总=R1R2/(R1+R2)
  电功率 定义式P=W/t 普适公式P=UI
  电功 定义式W=UIt 已知电功率W=Pt 已知电量W=UQ
  导体热量 焦耳定律Q=I2Rt
  面积 正方形S=a2 长方形S=ab 圆S=π(D/2)2
  体积 柱体V=Sh 排液法V固=V2-V1 正方体V=a3 浸没时V排=V物
  速度 定义式v=s/t 平均速度v=s总/t总
  密度 定义式ρ=m/V
  重力 G=mg
  浮力 公式法F浮=ρ液gV排 称重法F浮=G-F' 漂浮和悬浮F浮=G 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产生原因F浮=F向上-F向下 沉底时F浮=G-N
  压强 定义式p=F/S 液体内部p=ρgh
  功率(机械) 定义式P=W/t 汽车功率P=Fv
  功(机械) 定义式W=Fs 总功W总=W有用+W额
  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
  力 同方向F合=F1+F2 反方向F合=F1-F2 水平桌面上受到物体的压力F=G总 液体、气体的压力F=pS
  机械效率 定义式η=W有用/W总 提升重物η=Gh/Fs 水平移动重物η=fs物/Fs
  热量 燃料燃烧Q=qm 物体吸放热Q=cmΔt
  机械能 机械能=动能+势能
  Q=U^/Rt
  Q=I^Rt参考资料:http://bbs.pep..cn/thread-280242-1-1.html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