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迅猛发展

发布时间:2021-02-18 04:06:5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迅猛发展的经济画卷中,先后出现了“苏南模式”“珠江模式”和“温州模式”。这三种模式不仅推动了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成就了各自的经济“神话”,也成为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典范。

 (1)图c所示地区的企业区位,按投入的要素看,多属于指向型工业;该地区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相当大的份额,同时在国际市场也占有重要位置,其主要的优势是     

(2)近年来,欧美国家多次发起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图c所示地区商品的出口也受到了影响。请结合意大利发展新兴工业的经验,谈谈该地区应该如何发展乡镇企业。

    材料二  浦东位于黄浦江和长江入海口的交汇处,早在1918年,面对这片荒土,孙中山就曾感慨:“如果浦东发展到浦西的水平,那中国就不得了了。”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市长陈毅也表示了同样的期待,“浦东是一块处女地。”1980年初,《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一条新闻《十个第一和五个倒数第一说明了什么?》,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上海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滞后的窘境,上海“不就像只光下蛋不吃食的老母鸡嘛;工业总产值全国第一、劳动生产率第一、上缴国家税收第一……但上海人均道路面积全国倒数第一、人均居住面积倒数第一、三废污染倒数第一……”。该报道在上海引起强烈反响;上到政府高层下到普通市民对改造上海、振兴上海的呼声越来越高。而振兴上海的最好途径莫过于开发浦东。当时上海官方和经济理论界普遍认为,开发浦东至少有两方面意义,一可为上海城市建设探索新路,以老区带动新区开发,以新区带动老区改造;二可作为上海经济向外向型转变的重要窗口,加快上海与世界经济“接轨”。

    材料三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浦东开发,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

    材料四  18年前,浦东不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开发区,比深圳晚了10年;开发时,中国正逢经济的重大转折,国际舆论对它投怀疑票;它基础差,与大上海繁荣的外滩隔,却是农田遍布。18年后,浦东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和“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

(3)结合材料二、三、四,概括开发浦东的背景。并指出开发浦东存在哪些有利条件?

(4)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对邓小平“出牌顺序”的理解。

(5)结合上述材料,概括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意义。

    材料五我国经济发展的苏南模式的特征是以集体经济为主要体制,以市场调节为主要手段,带动经济全面发展。温州模式的特征是以个体经济家庭经营为起点,以股份合作制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核心,以小商品生产为主导。经济学家们认为,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在启动期其实是别无选择的。早在计划经济时代,苏南就有搞集体经济的传统,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国有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的人才都被本单位锁在笼子里,苏、锡、常地区占尽了上海星期六工程师的便宜,成为上海智力及技术技能资源的强辐射区。而作为海防前线的温州,一无国家投资,二无集体家底,远离大中型工业城市,连弱辐射的光也沾不到。能吃苦的温州人只能选择以家庭作坊和小商品专业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以离土不离乡的家庭工业和离土又离乡的千军万马闯市场的自产自销方式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

    材料六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苏南、温州两个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区其实一直在不间断地修正自己原有的不适应市场、效益低下的旧模式。在国内市场日益国际化的残酷竞争中政双脱颖而出,形成了新苏南、新温州模式。最近几年,苏南、温州模式被两地人民不断地填充新内涵——都在转向股份公司为主的现代企业,都在努力挤占国际市场份额,都在挺进高科技,二者之间差异趋于淡化、模式趋向同化随着经济转型成为趋势。

    材料七2008年l2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珠三角地区要与港澳紧密合作、创新国际区域合作机制,全面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进制造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和品牌——辐射带动能力进二步增强,形成以珠三角为中心的资源互补、产业关联、梯度发展的多层次产业圈。

(6)材料五与材料六中对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进行了比较与分析,试分析其中蕴涵的哲学道理。

(7)试分析材料七中《纲要》的要求所体现的经济常识道理。


网友回答

答案:

  (1)廉价劳动力生产成本低廉,商品价格低

  (2)重视团结协作,形成生产一销售一服务一信息网络;加大科技投入,实施产业升级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及时掌握国际市场产品信息,积极拓宽国际市场。

(3)背景:上海在改革开放初期处于经济滞后的窘境;开发浦东是改造上海、振兴上海的需要;中国正逢经济的重大转折,处于改革开放的又一关键时期。有利条件:党中央开发和开放浦东的正确决策和坚定支持;得益于上海长期积聚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浦东享有独特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优势和产业优势;浦东是一块处女地,有开发的空间和巨大的开发价值;上海政府和市民对改造上海、振兴上海的呼声越来越高;可吸取深圳等地开发和开放的经验教训。

(4)开放深圳等地为经济特区,是从区位优势角度来考虑的,而开发浦东,是从世界角度来考虑的,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浦东开发不仅能带动上海经济的发展,而且能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并以此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浦东开发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

(5)意义:使浦东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和“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促使上海尽快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薪飞跃。

(6)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苏南模式的特征是以集体经济为主要体制,而温州模式的特征是以个体经济家庭经营为起点,以小商品生产为主导。因而两种模式在发展道路与模式上存在着不同,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或物质决定意识)。材料五中所述苏、锡、常地区和温州地区地理、历史条件不同,因而“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在启动期其实是别无选择的”,这体现

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或物质决定意识)。③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尽管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存在着不同,但“二者之间的差异趋于淡化、模式趋向同化随着经济转型成为趋势”则说明二者在经济发展中文存在着共性的地方。这充分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经济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要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材料中新苏南、新温州模式的形成正说明了这一点。

(7)①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市场经济的发展既需要独立自主,同时也需要对外开放。珠三角地区要全面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说明了?这一点。②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企业的发展需要树立良好的信誉与形象,要形成自己的品牌,才能有更好的市场竞争力。珠三角地区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和品牌”正是珠三角地区的企业要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体现。③产业之间是密切关联和相互制约的。《纲要》提出要“形成以珠三角为中心的资源互补、产业关联、梯度发展的多层次产业圈”正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的体现。


解析:

第(1)问从该地区企业的特点的角度回答;第(2)问从管理、科技、市场等角度回答;第(3)问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作答,注意从当时的形势入手;第(4)问要注意区别开放这些城市的不同意义;第(5)问从对浦东、上海和中国的影响等角度回答。第(6)问要注意分析材料,从材料的中心思想中提炼有用信息,进而概括出其蕴涵的哲学道理;第(7)问要对《纲要》中提出的要求进行逐条分析,仔细思考可用哪些经济常识道理加以说明,要注意把《纲要》的要求与经济常识道理结合起来叙述,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