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古题包括哪些,汉乐府、乐府古题、乐府旧题、乐府诗他们有啥区别吗?
网友回答
乐府古题分上下二卷。采录史传与诸家文集有关乐府古题命名缘起的记载纂辑成书材料丰富考证翔实。对研究汉魏六朝音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但卷末附载“建除体”及“字谜”等都与乐府无关。有明毛晋汲古阁据元刻所刊《学津讨原》本。
吴兢采录史传与诸家文集有关乐府古题命名缘起的记载纂辑成书,材料丰富,内容考证翔实。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征引吴兢对乐府古题的诠释,内容全同于今传本《乐府古题要解》,却都标明是录自《乐府解题》。
据此,《四库全书总目》云:“疑兢书久佚,好事者因《崇文总目》有《乐府解题》与吴兢所撰《乐府》颇同语,因捃拾郭茂倩所引《乐府解题》,伪为兢书。”
然而,也还有其他两种可能:或郭茂倩将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书名误记为《乐府解题》,或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又称《乐府解题》,两者原本就是同一部书。
扩展资料:
《乐府古题要解》书前有小序,说明了作者撰述此书的目的,是要扫除乐府诗创作中“不睹于本章,便断题取义”的积弊,为后人“取正”提供依据。
书中罗列汉魏六朝乐府古题一百余个,分别阐发其最初的主旨、涵义,有的还引录古词,考证本事,叙述流变,内容较为详实。
如卷上解释《江南曲》:“古词云:‘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又云:‘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盖美其芳晨丽景,嬉游得时。若梁简文‘桂楫晚应旋’,唯歌游戏也。
又有《采菱曲》,疑皆出于此”。卷下解释《公无渡河》:旧说“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携壶,乱流而渡,其妻随呼止之,不及,遂溺死。
于是其妻援箜篌而鼓之,作歌曰:‘公无渡何,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以其声语丽玉。丽玉伤之,乃引箜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丽玉以声传邻女丽容,名曰《箜篌引》。”
总之,此书汇聚了有关乐府诗发展历史的众多资料,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乐府古题要解》有《津逮秘书》及《历代诗话续编》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乐府古题要解
网友回答
1、取材不同
汉乐府类多取材热闹的场所(酒店、京都),突发性的事件,都是作者喜好描述的对象。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讲述了具有完整情节的故事。如《妇病行》《孤儿行》、《孔雀东南飞》等等。
乐府诗取材于贵族文人所作之颂歌、军乐和民间的歌辞,民歌有写心志, 抒情思, 叙宴游, 发怨愤, 言战争行役, 或缘于佛老, 或出于夷虏.兼收并载, 故称杂曲。
2、写作手法不同
汉乐府类注意剪裁,详于叙事而略于抒情,注重铺陈场面,详写中间过程而略写首尾始末。两汉乐府诗对中国古代诗歌样式的嬗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了由四言诗向杂言诗和五言诗的过渡。
乐府诗歌多用生动的口语, 亲切朴素, 叙事同抒情结合, 感情真摰动人。如《孤儿行》写孤儿受兄嫂虐待, 诗句虽参差不齐, 而情与境会, 孤儿口状心计之状, 活现笔端。
3、影响不同
汉乐府对后世诗歌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巨大影响。这种影响当然首先表现在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的现实主义传统继承上。
正是在汉乐府民歌的滋养下,直面人生的汉代诗人创作才逐渐活跃起来,从开始时的模拟到创新,为建安诗坛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乐府诗是现实主义的发扬,语言通俗朴素,风格清新,奠定五言诗的基础。
汉乐府以五言和杂诗为主。杂言诗于建安之后大盛,曹操,曹丕,李白等杂言诗莫不源于乐府民歌。乐府对五言诗的影响更大, 东汉时摹仿者甚多, 至建安已出现“五言腾踊”的局面, 取代《诗经》的四言,《楚辞》的“骚体”, 而成为一种主要的诗歌形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乐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乐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