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问题。(10分)【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

发布时间:2020-08-18 00:39:41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问题。(10分)
【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①及楚人战于泓②。宋人既③成列,楚人未既济④。司马⑤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⑥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节选自《左传?子鱼论战》
【注释】①宋公:宋襄公。②泓:泓水。 ③既:尽,完了。 ④济:渡过。 ⑤司马:统帅军队的最高长官,指子鱼。 ⑥陈:同“阵”,摆好阵势。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彼竭我盈         ②请击之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公问其故及其未既济也B.登轼而望之既济而未成列C.未可高可二黍许D.公与之乘车六七百乘【小题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小题4】同样是作战,怎样才能夺取战争的胜利?曹刿、子鱼二人各有主张:曹刿主张    
    ;子鱼主张    
    。(2分)
【小题5】战争的胜负与国君有着直接关系,请说说甲文中的鲁庄公与乙文中的宋襄公临阵表现上有什么不同。(2分)①充满。 ②代词,指楚人。(2分) 

网友回答

(答案→)①充满。 ②代词,指楚人。(2分) 
解析:文言实虚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虚词要能辨出一词多义;实词,要识记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用法。如,虚词“之”的用法.
试题分析:A中二者都是代词,代人;B:表承接/表转折;C:可以/表大约;D:乘车/辆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这里注意“下”“ 轼”等重点词的理解。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
试题分析:学生筛选并提取文章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理解的目的,能够用原文的材料来解决问题。
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小题5】
试题分析:回答这一题的关键首先在于对语段的整体理解。即,读懂故事。然后,要先审题干,再找内容。这类题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如果内容理解用自己的话表述,那学生就应学会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这里围绕“鲁庄公虚心求教、宋襄公不听劝谏“来组织答案。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