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品文范文,什么是科普小品文?
网友回答
星期天,写完了作业,我闲着没事干,便想吹肥皂泡玩。我兑好肥皂水,把塑料管浸入装有肥皂水的小瓶子里蘸了一下,再用嘴轻轻一吹,一串一串的泡泡便从塑料管里飞了出来,五颜六色的,好看极了。我越吹越起劲,吹了一次又一次,肥皂泡也不停地冒出来,好像下起了一场肥皂泡雨。忽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一串串的肥皂泡总是先轻飘飘地向上升起,一会儿又慢悠悠地落下来。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肥皂泡的质量发生了变化吗?
我向妈妈提出了这个问题。妈妈想了一会儿,说:“这个……我想和热气球的原理一样吧。”真是这样吗?我知道热气球能飞上天是因为燃料燃烧产生了热空气,可肥皂泡里有热空气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把家里的书都翻遍了,终于在一本《十万个为什么》里找到了答案:当我们吹肥皂泡的时候,肥皂泡里就充满了我们吹进去的气体。除非是在很热的天气里,否则我们呼出的气体总要比空气温度高。热空气的质量较轻,所以刚吹出的肥皂泡就会向上升;但是时间一长,肥皂泡中的气体温度下降,热空气的体积缩小,肥皂泡就逐渐比空气重,只好慢慢地落下来了。
哈哈,原来我的呼吸,就是肥皂泡的“燃料”啊。
网友回答
科普小品文,也称“科学小品”。
科学小品,顾名思义,指的是那些用小品这种形式来普及科学知识的文章。
什么是小品? 众说纷纭,这是因为小品文的范围很广泛,尤其在小品和散文之间,难以划出明显的界限。人们常把那些短小精悍、不讲格律、挥洒自如的文学作品统称为小品。
叶永烈在《科学小品探源》一文中说;“科学小品这名字,是我国独有、独创的。在国外,虽然也有类似的文章,但并没有成为一种专门、独立的文章体裁。”我是赞同他的观点的。正象我国的古典诗词是我国独有、独创的—样,科学小品也是我国独有、独创的一种普及科学知识的形式。
科学小品是科学文艺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而科学文艺又是“用科学全副武装起来的文学”。因此,文学艺术的一些创作规律大部分也都适用于科学小品的创作。
古人说:“诗以意为主,文词次之,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 我说:自然科学本身虽然没有阶级性,但是一旦把它写成科普作品,就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篇科普作品,如果思想境界不高,即使科学性准确,文艺性再强,也是失败的,甚至是错误的作品。
科普作品普及宣传的是科学知识,一篇科学性不强,不科学甚至伪科学的作品,不仅达不到普及科学的目的,而且会给读者造成错误的影响,甚至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有人把科学性称之为科普作品的灵魂。一篇科学小品全凭科学来武装,科学性不强的作品,立意多高,文辞多美,也如沙上筑塔,是立不长久的。
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既是评价一篇科普作品的质量标准,也是科普创作的基本要求。熔这“三性”于一炉的科普作品,才是真正受读者欢迎的好文章。参考资料:http://post.baidu./f?kz=9080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