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写《渡荆门送别》,回答下面的问题。(1)默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A.江入大荒流________________B.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_C.云生结海楼________________(此处形容什么?)D.仍怜故乡水________________(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中间四句描写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首诗表现的主题是什么?(要全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试分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句中“随”“入”二字的表达作用。(表现了怎样的意境?给人怎样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A.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B.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 C.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D.怜:爱。 (3)李白坐船刚刚还在三峡里穿行,两岸所能见到的处处是崇山峻岭,待到渡过荆门山,长江江面突然开阔,浩瀚渺茫,两岸都是平旷的原野。明月倒映入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天上的云彩,层层叠叠,构成海市蜃楼。 (4)这首诗记下了李白初次离开故乡时的新鲜、欣喜的观感和依恋故乡的情思。 (5)这两句话里的第二字炼得好,群山渐渐远去,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平野,着一“随”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写得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这种观感,是由抒情主人公的视点(李白坐的船在前进)不断移动形成的。长江滚滚远去,着一“入”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辽阔的原野,流入大海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