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有多大年龄,太阳的年龄约有多大?

发布时间:2020-07-10 22:38:20

地球有多大年龄,太阳的年龄约有多大?

网友回答

地球已有46亿年。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
  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
  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
  地球内部有核、幔、壳结构,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气圈以及磁场。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体,是包括人类在内上万种生物的家园。
  扩展资料
  地球表面的气温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全球地表平均气温约15℃左右。而在不见阳光的地下深处,温度则主要受地热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地球中心处的地核温度更高达6000℃以上,比太阳光球表面温度(5778K,5500°C)更高。
  地球表面最热的地方出现在巴士拉,最高气温为58.8℃。地球北半球的“冷极”在东西伯利亚山地的奥伊米亚康,1961年1月的最低温度是-71℃。世界的“冷极”在南极大陆,1967年初,俄罗斯人在东方站曾经记录到-89.2℃的最低温度。
  因为地球自西向东旋转,而地磁场外部是从磁北极指向磁南极(即南极指向北极),所成的环形电流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所以是带负电的。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在最近的一个世纪里,这一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拓展。起初,地球被认为是宇宙的中心,而当时对宇宙的认识只包括那些肉眼可见的行星和天球上看似固定不变的恒星。
  17世纪日心说被广泛接受,其后威廉·赫歇尔和其他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发现太阳位于一个由恒星构成的盘状星系中。到了20世纪,对螺旋状星云的观测显示我们的银河系只是膨胀宇宙中的数十亿计的星系中的一个。
  到了21世纪,可观测宇宙的整体结构开始变得明朗——超星系团构成了包含大尺度纤维和空洞的巨大的网状结构。超星系团、大尺度纤维状结构和空洞可能是宇宙中存在的最大的相干结构。在更大的尺度上(十亿秒差距以上)宇宙是均匀的,也就是说其各个部分平均有着相同的密度、组分和结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球

网友回答

太阳的年龄
   卞毓麟
  年龄的矛盾
   宇宙不仅伸展的空间十分遥远,而且绵延的时间极其久长。难道我
  们不该问一下:宇宙的年龄有多大、它将来还能活多久吗?
   在古代,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只是猜想而已。例如,按照《圣经》上
  的说法推算,宇宙似乎只是在大约6000年前才创造出来的。
   1785年,苏格兰地质学家赫顿第一次尝试从科学上回答这类问题。
  他在《地球理论》一书中估算了地球表面缓慢变化——山脉的形成,河
  岸的冲蚀,等等——的速率,断定这类变化已经延续了千万年。
   1847年,德国物理学家亥姆霍兹率先提出“能量守恒定律”:能量
  既不能无中生有,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有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
  式。那么,太阳的能量是从哪儿来的呢?
   假定太阳是一大堆普通的火,而它完全由碳和氧组成,那么为了维
  持它目前的发光速率,这堆巨大的混合物只消几千年就会焚烧殆尽。
   另一种可能是陨星撞击太阳时的动能转化成热和光。亥姆霍兹算出,
  倘若情决果真如此,那么由于陨星的积累,30万年后太阳的质量就会增
  加1%。这样它的引力就会逐渐增强,地球的公转就会因此而变快,地球
  上每一年时间的长就会比前一年缩短两秒钟。可是实际上并没有发生
  这样的情况。
   1853年,亥姆霍兹又设想太阳本身的物质在向中心沉落,因此太阳
  在不断收缩。向中心运动的能量将转化为热和光,而且太阳的质量并不
  改变,也不会影响地球年的长度。亥姆霍兹算出,假定开始时太阳的物
  质布满了地球轨道以内的整个空间,那么经过1800万年,它就会缩成目
  前的大小。于是他断定,地球一定在1800万年之前就从当时那个“胖”
  太阳的表层物质中形成了。
   然而,地质学上的许多证据却表明,某些地质变化经历的时间远远
  超过1800万年。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太阳的燃料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放射性”,它与原子核的
  变化有关。不同的原子核拥有不同数量的质子和中子。由一种原子核变
  成另一种原子核的过程叫做“核反应”,由此产生的能量就是核能。
   1905年,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它有一个
  结论:质量乃是极端集中的能量形成,很少的质量就能转化为巨大的能
  量。
   假如太阳的能量源自某种核反应,那么为了确保它像现在这样发光,
  就必须在每一秒钟内将460万吨物质转化为能量。这个数字听起来好像很
  大,但是与太阳本身的巨大质量相比却微不足道。因此太阳有生以来差
  不多一直就像今天一般大。
   放射性还可以用来测定地球的年龄。例如任何数量的铀都要经历45
  亿年才会有一半(在释放辐射的过程中)衰变为铅,因此测定一块含铀
  岩石中有多少铅,就可以推算出组成该岩石的那些铀原子的衰变过程已
  经持续了多久。
   现在看来固态地壳大概已经存在了46亿年。在此以前,地球可能是
  一大难正在缓缓凝聚的物质,也可能以熔岩的形式存在。
   可以理所当然地认为,太阳的年龄至少也得像地球一般大,或者还
  要更老一些。核能是否能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始终维持太阳的光和热呢?
  倘若能够的话,它的核燃料又是什么?是铀的放射性衰变吗?
   这涉及到太阳的化学组成。由于每种不同类型的原子都会产生自己
  特有的光谱线,所以天文学家们研究太阳的光谱线就可以确定太阳外层
  大气中含有哪些化学元素。
   在太阳上,大约有71%是氢,27%是氦,所有其他元素的含量都微
  乎其微。因此,太阳的能量来源必定涉及氢与氦的变化,其他任何元素
  的含量都太少,都不足以满足这方面的要求。
   氢原子核就是一个质子。氦原子核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组成。4个
  氢核可以通过”核聚变”而合成一个氦核(当然,这时就会有2个质子转
  变成为中子)。氢弹的能源正是这种聚变过程。如果它也是太阳的能源,
  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太阳看成一个硕大无朋而永远在爆炸着的氢弹。不过,
  它自身的强大引力使它不至于被炸得粉身碎骨。
   如果太阳在一开始时是纯氢的,那么它大约要花200亿年的时间才
  能形成目前这么多的氦。不过,天体物理学家们已经证明,太阳在一开
  始就含有相当数量的氦,由此推算出它的年龄是亿岁左右。
   摘自《知识就是力量》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