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1~4题. 一个中国在东方出现 法国参议员.前部长.法兰西院士 阿兰·佩雷菲

发布时间:2021-02-23 00:47:19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一个中国在东方出现

               法国参议员、前部长、法兰西院士  阿兰·佩雷菲特

(1)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望便知。为了确信这一点,只需踏上北京机场,并且回忆一下自己前几次的中国之旅。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已经更新了它那些老式的伊尔飞机,候机大厅挤满了旅客,通向北京的高速公路——我亲眼看见它在1993年施工、竣工——跑满了汽车。在北京市内,交通拥挤状况已经同巴黎或伦敦毫无二致。仅仅15年前,北京还只有两家“国际”饭店,而今崭新的高级饭店已有50多家,数不清的摩天大楼闪闪发光。市区内的主要街道上,商店的门面跟西方已经没有什么差别。到处在施工,到处是工地的隔离栅栏,里面是高高扬起的吊车。变化速度之快令人吃惊。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人们会相信,一个强国正在古老的中国土地上呈现。

(2)毛泽东使中国重新赢得了独立和自豪感。而在中国人经历了“文革”的衰竭之后,邓小平使他们的首创精神得以解放,中国人的灵巧的品格则成就了其余事情。这并非什么新鲜事,早在14世纪初,亚美尼亚人赫修姆就解释过这个西方人曾经认为或依然认为的“中国奇迹”:“在做实际事情上,中国人最精巧,最灵活。人们看到,来自他们那里的东西叫人吃惊,精致异常,它使人感到,论技巧,没有任何人民比得过他们。”

(3)那么,今天这股生气爆发的原因在那里呢?在国家解放之后,应当把这股生气归于经济积极性的,不过还应当归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每个民族都以自己的天才对如何刺激竞争提出答案。在中国看来,发展是某种巧妙结合的结果。远在西方人到达前,原东方所有民族就有了悠久的政治传统、经过考验的社会制度、相当考究的文化。昨天的这份财富是明天获胜的①王牌,它们的辉煌过去为他们提供了通向未来的康庄大道。中国同西方的几次交流没有成功:一次是清王朝高傲的拒绝了西方;第二次是1911年肤浅的灾难性的搬用西方民主……现在的这一次交流可能会成功,如果中国这次开放和现代化中本身恢复了对自身最强连续性的忠诚,能坚持自身的优点,并汲取西方有益的东西,就一定会成功。

(4)(前些年,西方同中国)断绝往来是屈从一种空想:强迫中国变成它应该成为的那样!戴高乐这样嘲笑过那种对于明确无误的事实持混乱看法的人:“当人们说英国是个岛,谁都觉得②不对劲儿。”中国是中国人的,它很想继续如此。是的,有些人看到这个事实也觉得③不对劲儿。中国人受到其自身伟大这一点的熏陶。但是,80年代以来他们了解的是,他们只有在向现代化开放的条件下才能进步。中国化、现代化,以我看,中国的前途在于谨慎的、逐步地建立起一个现代国家,在这样的国家中,按照中国的古训,要“万变不离其宗”。应当由国家来保持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团结。希望突然间建立一种西方式的民主制,属于一种有害的乌托邦。你们的知识分子也常常承认,中国幅员辽阔、人员众多,走向民主难度大,对涉江过河而言,一个有权威的政府并非多余。如同过去的千百年一样,中国能够即展示自己的国力又不试图用自己的巨大力量去影响世界各地,因为要解决其占人类1/4(注:原文如此)的人口的生计问题,它够忙的了!

1.作者在第(1)段写道“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望便知”。作者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请写出两点。

2.第(2)段中“其余事情”指什么?

3.分析文中词语的含义。

(1)文中的“王牌”指什么?

(2)两个“不对劲儿”说明什么?

(3)“万变不离其宗”具体指什么?

(4)文中的“涉江过河”具体指什么?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正确的三项是(    )

A.作者用自己的眼光和独特的视角看待陌生的中国,并坦率的谈了自己对中国的认识。

B.文章引用亚美尼亚人赫修姆的一段话意在说明中国人有着勤劳、智慧的优良传统。

C.作者认为中国只要坚持改革开放,发扬优势,善于学习,就一定会成功。

D.作者义正辞严地奉劝西方人不要把自己有害的乌托邦式的民主制度强加于中国。

E.全文以友好的态度赞扬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成就,相信中国有美好的前途,并主张从实际出发看中国。

 


网友回答

答案:
解析:

1.①交通发展很快。②建筑发展变化大。2.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的实际建筑工作。3.(1)政治传统,社会制度,考究的文化。(2)中国要独立发展,这是事实。对中国的任何偏见都无济于事。(3)要坚持中国特色,保持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团结。(4)比喻民主发展的过程、阶段。4.BCE

 


提示:

概括段落大意,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