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月要赏梁园月,梁国月,东京酒,洛阳花,章台柳各有什么典故?

发布时间:2020-07-10 06:02:06

赏月要赏梁园月,梁国月,东京酒,洛阳花,章台柳各有什么典故?

网友回答

出自元代张鸣善的《咏世》
  普天乐 咏世
  年代:【元】 作者:【张鸣善】
  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花倚栏干看烂熳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
  梁园月:即梁园的月色。梁园,西汉梁孝王所建。孝王曾邀请司马相如、枚乘等辞赋家在园中看花赏月吟诗。
  月曾把酒问团圆夜:化用苏轼《水调歌头》词逾:“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译文:在洛阳赏花,到梁园赏月,好花应不惜钱去买,明月也应不惜钱云买。依着栏干观赏花开放得一片烂熳,举酒问明月为何如此团圆。月有圆有缺花有开有谢,想到人生最苦的事情莫过一墩别。花谢了到了三春再开,月缺了到了中秋又圆,人去了什么时候能再来呢?
  张鸣善 元代散曲家。名择,号顽老子。原籍平阳(今属山西),家在湖南,流寓扬州。官淮东道宣慰司令史。填词度曲词藻丰赡,常以诙谐语讽人。《录鬼簿续编》载他有《英华集》,今佚。作杂剧 3种:《包待制判断烟花鬼》、《党金莲夜月瑶琴怨》、《十八公子大闹草园阁》,都已亡佚。生卒年不明,但他曾为夏伯和《青楼集》作过序,时在至正二十六年(1366),知他生活在元代末年。
  张鸣善身处元末丧乱之际,深感现实的动乱与污浊,因此多有刺时之作。著名的小令〔水仙子〕《讥时》:"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等句,揭露了元末贤愚莫辨,黑白颠倒的黑暗政治情况。又据《尧山堂外纪》所记:张士诚据苏州时,其弟张士德掠夺民田,以扩大园囿,有一次宴会上,张鸣善作小令《咏雪》,虽句句咏雪,却意指其事,而且词锋锐利,张士德为之大惭。他的散曲往往构思巧妙,语言诙谐,甚有特色。
  今存小令13首,套数2首,见《全元散曲》。

网友回答

1、章台柳
  章台街是汉代长安的一条繁华街道名,因位于章台之下而得名。旧时这里多妓院,后世用为妓院等地的代称。
  据唐孟棨《本事诗》和许尧佐《柳氏传》载,唐天宝进士韩翃与名妓柳氏相狎,柳氏原为豪富李生之妾,后因柳氏瞩意韩翃,李生便慷慨“以柳荐枕于韩”为妻了。别后韩翃曾赠柳氏《章台柳》词,以词的首句“章台柳”为词调名。
  2、梁园月
  梁园月:即梁园的月色。梁园,西汉梁孝王所建。孝王曾邀请司马相如、枚乘等辞赋家在园中看花赏月吟诗。
  出自元代张鸣善的《咏世》
  《普天乐 咏世 》【元】 张鸣善
  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花倚栏干看烂熳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 
  3、东京酒
  东京即汴梁,元明时期称为开封.闽酒深红,如汴梁酒。
  “予常在临洺关,向李浦珠索洺酒以饮闽人。咸曰:‘此酒魂也。”
  4、洛阳花
  主指洛阳的牡丹花,因洛阳存有世界上最多品种的牡丹花。
  据说唐太和年间,暮春之日,唐文宗李昂在内殿赏牡丹花,问画家程修己:"今京邑传唱牡丹诗,谁为首?"程答:"中书舍人李正封云: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李昂听罢赞不绝口,便称洛阳牡丹"国色天香",于是牡丹便有"国色天香"之誉。
  扩展资料
  元曲家关汉卿在《不伏老》中写到:“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
  从字面上看是作者玩世不恭,花天酒地生活的写照,其实是作者对所谓封建正统礼教的挑战,因为他不满于黑暗社会的压抑与摧残。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