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不落言筌”是什么意思? 语文
网友回答
【答案】 不落言筌
拼音 bù luò yán quán
不落言筌 bù luò yán quán
言筌:在言辞上所留下的迹象.不局限于言辞的表面意思,而有言外之意.
见此四字者,是诗论者严羽先生也.严先生信佛,将佛学之妙悟尽在不言中这哲理,也看在诗学这里了.在这四字前文,他有「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之见.故此他认为,诗这东西,其高境界是「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的.也就是说,不落入有言语迹象那种超脱不著痕迹的境界里,才是上品之诗.
言筌,也作「言诠」也.
《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中国哲学的传统,把用词叫做“言筌”.按照这个传统,最好的言说是“不落言筌”的言说.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就读书与作诗之关系有过一段著名的论述:“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