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推动教育改革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5:59: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坚持科学发展,推动教育改革 ——专访教育部部长袁贵仁 记者:中小学、幼儿园是教育系统的最基层单位。您曾经担任过中学教师,又曾经担任过师范大学校长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对中小学的情况非常熟悉。您认为在这样的层面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袁贵仁:中小学、幼儿园是最基层的教育单位,离普通老百姓最近,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最直接,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和祖国的未来。做好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不仅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目前,中小学正在普遍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小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小组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袁贵仁:根据中央部署,结合中小学的特点,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组建了中小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小组,各省市也成立了指导小组。教育战线坚持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确保思想认识、组织领导、工作措施三到位。 记者:我们在采访中发现,部分省市如山东已经实现了科学发展观在中小学“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指导小组对“三进”工作有什么要求和举措? 袁贵仁: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指导小组会同中宣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在中小学学习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深化“三进”工作,努力构建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的长效机制,并要求修订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时要进一步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和要求。 记者:在初见成效后,中小学学习实践活动下一步的部署是什么? 袁贵仁:对第二阶段的工作,指导小组已经印发了专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具体的指导。 下一步,我们要突出两个重点,一是重点抓好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二是切实解决突出问题,推动事业科学发展。要始终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重点,始终把事业发展作为目标来推进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要贯穿活动始终,指导小组和巡回指导组要继续加强调研,并抓好典型,发现活动开展得好的典型,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典型,进行宣传和推广。 记者:基础教育阶段存在很多社会热点问题,人民群众期待问题解决的呼声很高。如何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来促进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袁贵仁:教育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很复杂,不能一蹴而就,但是不能因此对明知道不科学的现象和问题不采取行动,我们要认认真真、一步一步地促进热点难点问题和矛盾的解决。 择校问题是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在边学习边整改思想的指导下,各地有不少措施已经初见成效,如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鼓励通过联合办学、对口支援、手拉手结对子等方式充分利用资源,鼓励在一定区域内校长、教师的合理流动,鼓励把高中招生指标合理分配到初中学校,规范办学行为,严格禁止在义务教育阶段办重点学校、重点班,使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得到了推进,择校问题得到了缓解。 记者: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长期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中小学如何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给学生“减负”,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袁贵仁: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严重损害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危害了民族的未来,也抑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减负”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全社会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各地一直在不断探索综合施治。题海战术、拼时间、拼体力等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做法,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这些需要通过加强管理、规范办学来纠正,也需要通过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来解决。就学校而言,最根本的是要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改革教学方法。教师不能习惯于满堂灌、题海战术,要多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法来引导学生,同时要培养和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要通过中职和中小学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学校更加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更加尊重科学,推进素质教育,并探索形成整体改进的有效机制。 (摘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科学发展观关系到千家万户,这是一个科学的思想观念,党员干部要让普通百姓先学习。 B.教育部对科学发展观非常重视,积极倡导科学发展观进课堂,这是非常明智的做法。 C.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用科学发展观来解决“择校”问题、“减负”问题,这是他的创见。 D.通过阅读文本,我们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科学发展观对现代人而言非常重要。 E.本文语言平实自然,提问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引导着访谈一步步进行,最后突出了重点,解决了难点,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访谈。 (2)这篇访谈涉及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科学发展观在中小学‘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解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减负”问题,袁部长说“就学校而言,最根本的是要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改革教学方法”,那么如果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该怎么“减负”呢?请谈谈你的想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1)解析:A.“党员干部要让普通百姓先学习”与文意不符;C.“这是他的创见”于文无据;D.“科学发展观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过于绝对。 答案:BE (2)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对于论述文,论题、论点(分论点)是主要信息,论据和论证是次要信息;对于说明文,说明的对象、说明的内容和对象的特征(特点)是主要信息,说明的方法及运用到的材料是次要信息。还要有整体意识: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 答案:①在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意义。②推进中小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做法。③用学习实践活动来促进教育界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3)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做这类题目要回到原文中,根据文本的内容和中心思想来合理分析。 答案:这句话是说:要把科学发展观编成教材,做成课本,然后在中小学安排课程,让科学发展观成为学生的必修内容,让他们学会科学学习,科学生活,科学成长。 (4)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做这类题目主要是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另外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不能离开文本来回答,要时刻扣住文本中心。 答案: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我认为也要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解决:首先要尊重成长规律,按时作息,不熬夜,保持旺盛的精力;其次要遵循学习的规律,集中精力听课,提高听课效率,及时复习,巩固知识,适当训练,学会总结,不搞题海战术;再次,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科学学习。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