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为什么说历史,地理等知识的教学是与品德教育融

发布时间:2021-02-21 21:03:20

谈一谈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为什么说历史,地理等知识的教学是与品德教育融

网友回答

《品德与社会》课程推进到五、六年级,我们遇到了一个难题:面对教材中大量的社会知识,许多老师在教学目标的把握上容易出现偏差,一不小心就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知识型的社会课,忽视了品德学科的特性.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理解这门课程的性质,准确地解读教材,处理好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的关系呢?
(一)明确课程的性质
关于课程的性质,课程标准给我们做了这样的表述:“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鲁洁教授也给我们做了这样的概括:“它是儿童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的课程.”由此可见,品德与社会课程是综合课程,而品德性是它的灵魂.
历史,实际上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国外没有专门的品德课,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历史和文学(包括宗教).历史所蕴含的是一种选择的道德(对善恶进行选择),文学是人性深处的一种道德.我们说要通过生活讲道德,其实,历史就是生活(历史人的生活),文学也是生活(细节化的生活).历史、文学都是人写的,是人的活动,我们解读历史,就是要把它还原成人的活动,用一种细节化的方式来呈现,让历史中有一个人,一个能与学生对话的人.
地理,其实是指人类的生活空间,这个生活空间是我们人类的活动场景与活动资源.人类和自然环境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融为一体的.在全球化时代,道德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规范,还应当包含着人与自然的道德规范.在整个世界上,自然跟所有的人都发生了联系,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作为一个公民,就必然存在着一个怎样对待自然的问题.因此,我们不仅仅是要让学生获得地理方面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宽容、共赢、共生的品格,学会呵护自然.
由此可见,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历史、地理等知识的教学是与品德教育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
(二)寻求两个通道 1、走进生活的通道
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逐渐加大了知识的含量,容易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因此,需要教师想方设法使教学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熟悉的生活开始,找到一条生活的通道.
如,学习《隔海相望》(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6课)一课,可以从学生对台湾企业的了解,对台湾人的了解(比如有台湾来的学生在学校上课;家里有亲戚在台湾;和他们说过话,看他们写过字.),对台湾的电影、电视,歌星、影星的了解,对台湾商品的了解等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我们同根同源,我们都是中国人,台湾是祖国血脉相连的一部分.这样的教学就能使学生既了解台湾的社会生活,又受到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再比如《李奶奶身上的伤痕》(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11课)一课中有一则“新闻链接”:“最新消息:2003年8月4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一建筑工地发生化学毒剂伤人事件,这些毒剂正是侵华日军当年所遗留下来的.……” 一段新闻立刻成为了链接遥远历史与现实生活的桥梁,它会带着学生走进历史,去和历史对话,思考历史对现实的启示.我们用类似的方法处理教学,可以使许多看似枯燥的历史、地理知识生动起来,还原为学生所熟悉,至少能理解的现实生活,从而激发他们的情感,促使他们做出价值的判断.
2、走进心灵的通道
传统的历史课往往采取宏大叙事手法,淹没了历史中的人和生命,使历史变成了一种只需要记忆的年代、事件和人物.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则大量采用了生命叙事,借助于同样有着生命和心灵的人物去找到走进学生心灵的通道.
历史本来就是由人创造的,历史的“人化”就是把隐藏在历史事件中的人凸显出来,让人走向前台.我们教材的呈现方式是:把历史以生命叙事的方式表达,让一个个与儿童同构的活生生的生命体仿佛站在了儿童的面前,与儿童展开对话.在这种对话中,儿童的生命在与“历史人”融合中就会获得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引领学生努力去寻找“历史人”的心灵踪迹,感受他们的真实故事,他们的痛苦和快乐,他们的艰苦与辛劳,他们的追求与希望,等等,从而产生移情体验.
比如学习《战争何时了》(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生活六年级下册第10课)一课,教材就是从具体的故事入手,以历史还原法,用战争中的儿童的生命故事引发学生们的情感体验,如《请把我埋得浅一些》这个故事,就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对生命的漠视与摧残,从而激起学生的同情与对战争的痛诉(我想把这个故事读一读,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它的魅力p76).其实,历史本身就是感性的,过去纯知识体系的教学把很多感性的东西抽空了.而现在,我们应该思考如何使知识的学习融入更多的情感体验,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三)实现三个转换
1、从“面对客体”转换到“面对主体”
品德的形成,主要是解决一个态度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怎样对待人,怎样对待自然,是认同、还是抗拒,是接受还是反对,我们和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它对我们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传统的社会课,是被老师当作知识来教的,作为知识课,要解决的往往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把事实讲清楚,因为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这样的课它要达成的目标其描述词是“知道”、“了解”、“掌握”等.但是,品德与社会课课程的性质发生变化,课程目标也发生了变化.我们必须要实现一个转换,即从对客观世界的一味探求转换为主体通过知识的学习,学会怎样生活,用什么态度对待生活,用什么方式去生活,也就是从“面对客体”转换到“面对主体”.只有通过这样的转换,学生主体才能进入,学生的品德才能得以形成.
比如,学习《自然资源取之不尽吗》(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9课)一课,在谈到“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