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土地为话题的作文,以 土地 为话题的作文
网友回答
《珍爱这方土地》 曾经有这样一方净土让我留恋,让我痴迷,更让我陶醉。到处绿草如茵,鲜花成群。幽幽芳香徐徐飘来,引来了无数蜂围蝶舞,鸟语花香,更引来了我的思绪。 好一处绝美的仙境!碧水清潭中的游鱼自由自在地在白云中穿梭,湛蓝的天空下雄鹰在清水中尽情翱翔。和煦的阳光闪耀着青铜的光辉,穿透繁密的树叶洒落一地,碎了一地金黄。看,顽皮的小淘气们在风儿的吹拂下快乐地嬉戏着。婆娑的树影荡漾在翠绿的草叶中,弄得她都不好意思了。 也就是这唯一的一方净土没有受到污秽的玷污。在欲望的蛊惑下,有些可怜虫竟昧着良心破坏者美丽而恬静的天堂。绿油油的田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盛气凌人的高楼大厦。朵朵芳花成为了庸俗的盆景,没有了以前的五彩斑斓,没有了以前的质朴淡雅,留下的只有谄媚和堕落。馥郁的芳馨 已成了人们记忆中匆匆的过客,只剩下刺鼻的恶臭束缚着人们。 天不再蓝,水不再清,心灵不再纯洁。可悲的人们每天生活在机器无休止的呻吟中。众星拱月的美景在城市灯光的驱赶下也渐渐隐没了。可怜的人们整天生活在不夜城中。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还有这样的一方净土。和风细雨飘落在心灵最深处,干涸的心田再一次生机盎然起来。微波荡漾着,污浊的湖水再一次焕发出无限生机 ,再次纯洁了起来,活泼起来。 这是心灵的净土。纯洁无瑕的灵魂容不得一丝污垢的沾染,也容不得一点浮华与喧嚣的侵占,更容不得任何力量的破坏与摧残。 生命只有在这里才能得到升华,潜能在这里才能得到激发,情感在这里才能得到真正的抒发——也只有这里,只能是这里,将美丽与素雅演绎得淋漓尽致。 我的朋友,珍爱这仅有的一方净土吧!千万不要让无尽的黑暗摧毁它!因为她具有净化心灵的力量,能使灵魂得到解脱,使思想得到张扬 。 不要犹豫了,不要再有片刻迟疑了。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这一片唯美的净土吧!这里可是心灵的归宿呀 《大地的悲哀》 很久很久以前,在东方出现了一片神奇的土地,那就是神州大地。大地里面有着无尽的宝藏,于是人们利用这“黑色的希望”建设属于自己的家园。大地没有反抗,任人们予取予求。因为她善良,有着一颗纯朴的心,一颗默默无闻为人们奉献的心…… 人们确实用土地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他们每天总是想着如何使自己的家园更加美丽,他们总是想着追求物质生活,而大地现在已经只是受他们利用的棋子,只是建设美好生活的铺路石。大地没有反抗,她是那么善良,她依然默默无闻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她时刻牵挂的是人们…… 现在,我们看惯的是灰色的、硬邦邦的水泥地,而不是那黝黑黝黑的土地;人们在为那一座座高耸入云的高楼而沾沾自喜,而不去留神踩在脚下的一些碎土。人们已淡忘了土地……土地呢,也许依旧执着地为人们服务,默默无闻,她可以为人们付出一切…… 难道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吗?!不!是人们在自欺欺人,他们说土地善良,只是想要掩藏自己的贪婪;他们说土地无私,只是想隐瞒自己的私欲。可惜我听不到土地的呻吟,大海可以用惊涛骇浪来宣泄自己的愤怒,苍天可以用风雨雷电来发泄自己的抑郁,而大地依旧默默地,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 大地是一位称职的母亲,她把人类当成了自己的儿女。而我们不仅没有感恩,反而变本加厉地难为现在已经“苟延残喘的老太太”。让那些滥用土地的人们站在一方寸土上,扪心自问,对得起养育你们的土地吗?俯下身,把耳朵贴到地上,抛去一切狂热与浮躁,静静地聆听,纵使虽然是一丝缓慢而虚弱的气息,也足以震撼你们污秽的心灵,你们无法逃避,纵使周围一片宽敞,大地已锁住了你的精神……人们在大地面前是那么渺小,人们心头的沉重一击知识来源于大地的默默无闻…… 默默无闻……悲哀…… 一片片土地不知不觉变成了盐碱地,一块块土地变成了沙砾,广袤无垠的土地变成了绵延万里的荒漠……地大物博的山河,如今地崩山摧;地利人和的社稷,如今地坼天崩。难道这场地覆天翻的悲剧早已注定?聪明的人们啊,你们怎么就没有发现大地最严肃的“表情”就是默默无闻呢?土地干裂了,放在手里轻轻一搓,变成了灰尘,随风就飘走了。大地变得僵硬无比,再怎么给她施肥浇水也无济于事了,就像已故的老人,永远都停止了生命的气息。草地和林地也已经面目全非了,只剩下几处浓重的绿色的小草和“独木成林”的景象了,现得特别刺眼。似乎这里发生了瘟疫或者是饥荒,或是洪水与火灾。这里仿佛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的“寸草不生”的头颅。再看看城市里,土地失去了自己原有的价值,只是人类建造需要的空间罢了,人们不停地掠夺,不停地建造,那里是高楼林立,道路交错,这里犹如年过花甲的老人脸上凹凸不平的皱纹、疙瘩。是的,大地老了,她的默默无闻被人误解,没人理解她的良苦用心。 大地,这位仁慈、善良的母亲,她只是想为人类做点事,使人们能够生生不息,永远美好地生活下去,这是她唯一的心愿和希望。她默默地贡献着,她为人们操碎了心,人们一次次地犯错误,她一次次地原谅。我懂,这不是溺爱,这是一个母亲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可惜,人们没能解读这份沉甸甸的爱,解读一次次意味深长的默默无闻。 请让我找到一方净土,埋葬这一份悲哀,留给世人一句绵长的叹息……
网友回答
我的土地
.有些地方的人对土地表现出强烈的依恋,以至宁愿忍受贫穷也不愿意离开故土。我感觉这种现象是故土情结。
.记得读中学时,语文课本有一篇秦牧的《土地》,文中写道:“……离乡别井的人们,都习惯在远行之前,从井里取出一撮泥土,珍重地包藏在身边。他们把这撮泥土叫做‘乡井土’。”当时,不管老师怎样讲解也不明白,一撮普通的“乡井土”,怎么这么珍贵,竟珍重地包藏在身边。直到多年后才明白,怀念故土,是人类永恒的情结。离开故土越久,怀念就越深沉越强烈。无论岁月怎样更替,时代如何变迁,故土和游子总有一条无法剪断的脐带。故土里包含了一辈辈先人的血汗,埋葬了一代代亲人的尸骨和灵魂。故土,不管是贫穷瘠薄,还是富饶肥沃,不管你是留恋它,还是逃避它,不管你是爱它,还是恨它,但总也无法摆脱它。当一位八十高龄的台胞老人双膝跪在祖坟,亲吻故土时,已是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临走时,他庄重的从祖坟上捧了一捧土,包了又包,裹了又裹,装进行囊,又揣在胸口,好像什么值钱的宝贝。他说,故土能抚慰我思乡的创伤,倘若死后不能葬在家乡,也要把这捧故土撒在自己的胸上。这是多么深重的感情啊!
当人们走出故乡,到外面的世界去求索去闯荡,把故乡给予的满腔豪情全部挥洒在他乡土地的时候,也会对故土生出怀念和依恋。走在城里的水泥道上,总没有走在乡间土路上那么舒服,那么心气平和,那么富有亲切感和安全感,那么具有一种温馨的飞鸟入林、游鱼归渊的快乐。对故土的系念,就是对母亲的依恋啊!故土上的经历,故土上的风景,故土上的传说,是人难以逃脱的梦境。故土成为一种寄托、一处灵魂憩息地。有人说,年轻时立志“四海为家”,老年时渴望“落叶归根”,这几乎成了规律,成了一辈又一辈人同样的心路历程和人生必经之路。客死他乡的人最大愿望就是将自己的尸骨埋葬故乡的土地,不能如愿,死者不能瞑目,生者不能安生。于是活着的人哪怕千里万里,也要让亲人魂归故里,让他们永远安眠在故土的怀抱中,享受故土最终和永久的抚慰……
故土,不仅是生命之源,也是灵魂扎根的地方。肉体可以消失,而灵魂是不能无根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