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选文,回答文后问题。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30 22:54:50

《论语》中的小故事也不少,往往是借一个小故事来写出几类人,表明孔子的主张,下面的《长沮桀溺耦而耕》就属于这一类。阅读下面选文,回答文后问题。长沮桀溺耦而耕  长沮、桀溺耦而耕①,孔子过之②,使子路问津焉③。  长沮日:“夫执舆者为谁④?”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日:“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⑤。”耰而不辍⑥。  子路行以告⑦。夫子怃然⑧,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⑨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⑩。”  注 ①长沮(j(举)、桀溺:两个隐士的代称。长;形容身体修长。桀:同“傑”,形容魁梧高大。沮:润泽之处。溺:身浸水中。耦而耕;两人在泥水中并排耕作。②过之;经过那里。③津:渡口。④执舆:指执辔驾车。⑤且而二句:况且你们与其跟随避人的孔子,还不如跟随我们这些避世之士。且,表示进一层的连词,辟,同“避”。辟人之士,避开与自己思想不合者的士人,指孔子。避世之士,躲避乱世的士人,指桀溺自己。⑥耰(y#u优)而不辍(chu^绰):用耰不停地掩盖种子。耰:农具名,用以击碎土块掩盖种子。辍:停止。⑦行以告:子路回来把这些话告诉孔子。⑧怃(w(武)然:发呆的样子。⑨鸟兽二句:我们是不可以与山林中的鸟兽生活在一起的,我不与世人在一起生活,还同谁生活在一起呢?斯人,指社会上的人。徒,众。⑩天下二句:如果天下合乎正道,我就用不着参与变革社会的事了。与,参与。(1)翻译下列各句。    ①是知津矣!    ②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2)这则小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长沮与桀溺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对孔子的问题持何种态度?孔子对他们的言行、举止有何反应?体现了孔子什么思想?

网友回答

答案:略解析: (1)①这个人是知道渡口的。②到处都像滔滔洪水一样的混乱,你们和谁共同去改变乱世呢?(2)记载孔子率领门徒周游列国时派子路问津的一段小故事,写出当时社会上处世态度不同的两类人。 (3)①长沮、桀溺是一对以“避世之才”自居的人,他们对当时社会斗争冷淡,躲到深山僻野,自食其力。②长沮态度冷淡,不予直接回答,却判定孔子“是知津矣”,幽默加以奚落。③桀溺认为孔子是“避人之士”,应该懂得人生的道路,不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劝说孔子及门徒迷途知返,仍不直接回答子路“问津”具体问题,最后以“耰而不辍”的动作,表示出“不同道者不以言”的傲慢态度,使子路狼狈不堪。④“夫子怃然”,心情迷惘矛盾,体现孔子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