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炮的原理,清朝火炮的发射原理?

发布时间:2020-07-11 16:10:04

古代大炮的原理,清朝火炮的发射原理?

网友回答

红夷大炮,是欧洲在16世纪初制造的一种火炮,明代后期传入中国,也称为红衣大炮。
  红夷大炮在设计上确实有优点,炮管长,管壁很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底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很高。多数的红夷大炮长在3米左右,口径110-130毫米,重量在2吨以上
  夫西洋炮者,乃香山澳西夷之所造也。其制巧妙,且铜铁极其煆炼,大小相称,厚薄得宜,鐀(guì)眼有方,无一不善,其制火药之法更极内其工,而放炮之人皆惯习之士。其炮有三号:一号者长一丈,炮口稍昂,能至十六里;二号者长八尺,炮口稍昂,能至十二里;三号者长六尺,炮口稍昂,能至八里。此号可用之行阵,皆能一毙多命,贼闻无不胆寒,亘古以来未尝有此最上之器,有志疆场者宜熟筹之。
  火药制造
  硝六斛,磺十二两,炭一斛四两。又方,硝一斛,磺夏月二两冬月容二两二钱,炭三两七钱。俱照后方制法制捣万余槌者为妙。

网友回答

您好,清朝的火炮大部分是广州佛山铸造的,滑膛、圆球形炮弹、火门点火发射。还有几门是从德国进口的,线膛、圆柱形炮弹、击发机撞击发射。一次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清朝沿海炮台基本上都是这样,大部分炮自制,基本上都是从明朝末年时仿制葡萄牙的佛朗机式版炮的样式,小部分进口自英、德。洋务运动后清朝火炮发展很快,也能自制线膛击发机炮。
  清朝早中期的火炮甚至不如明朝火炮先进、型号多,炮弹大多数是权实心弹、霰弹。
  爆炸弹较多,命中目标时爆炸,霰弹不多,主要对付人员目标。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