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后家乡的变化,改革开放40周年家乡的变化

发布时间:2020-07-11 14:52:52

改革开放以后家乡的变化,改革开放40周年家乡的变化

网友回答

今年是2008年,我的家乡资阳在极不平凡的变化中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 1978年,也就是30年前,资阳只是一个小小的农业县城,作为80后的青年,我几乎见证了可爱家乡巨大的变化,有些变化在我上小学的时候都不敢想象。城市建设、交通、服务业、工业等,涉及的范围太宽太广,我无法亲身感受所有行业所有领域的令人振奋的进步,就从年轻人的角来谈资阳近30年来的最大变化吧,那就是网络进入到姓的生活。 先说说通讯网络。 说实话,我也不清楚手机的概念是什么时候在资阳流行起来的,我只记得当我还在读小学时,几乎没打一个电话。每当看到电话的时候,我总是觉得很神圣,摸了一下就像摸到什么宝贝似的。80年代,一个镇就那几个机关单位有几台老式的座机电话,而且打一个长途得经过无数个中转站,所以很多人在跨地域联系的时候,通常是通过信件,可以说,在没有移动电话的改革开放初期的资阳,远足意味着从家乡亲戚朋友的视线中基本消失,而在手机极为普及的今天,即使到了地球的另一端,我们还是觉得总是和家乡时刻连在一起,那些在外的游子也少了很多漂泊感。手机在手,家乡的声音便始终在耳边。从奢侈品,到日用品,从“大哥大”到“手机”称谓的变化,在10年中,我亲眼看到了手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音频到视频的进化,不得不感慨资阳在信息化浪潮中的步伐翻滚。现在,见到挑马桶的农民在田间地头用手机与人交谈,再也不能引起我们的好奇。 再说说互联网。 上初中的时候,我才第一次和电脑亲密接触,见到了电脑是什么样子。为了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安排了那堂微机课,我觉得应该称为微机体验课更恰当。因为几十个同学挤在一间狭小的微机室里看稀奇,里面只有4台电脑,那时还不是视窗系统,在简陋的DOS系统上只能练练打字速度,大家轮流玩洋格,不亦乐乎。至于上网,据我所知,资阳接入互联网是1998年,班上有些同学专程从镇上到城里去上网,带回来的新鲜感竟成了大家争相谈论的大新闻,那个时候,我很崇拜这些上网的先行者。轮到我开始上网时,已经是21世纪初的事了,那时宽带还没普及,我在大学里喜欢每天都得去忍受那比蜗牛爬山还慢的网速。看看现在这些幸福的小孩,他们还在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接受网络的熏陶,小手在鼠标和键盘的切换中移动得飞快,对比一下那些想从网上浏览信息而在键盘上费劲寻找字母拼字的中年人,我们明显地感觉时代进步了。虽然互联网络在资阳的普及的时间只有10年,却浓缩了改革开放30年时代进步变化的精华。一直以来,资阳是一个相对不怎么受外界关注的地方,网络时代的到来,资阳人有了推销自己家乡的机会。比较著名的“资阳阳光社区”作为资阳民间一支不可或缺的网络舆论力量,对增进资阳人民的感情和对外沟通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网络普及之前,资阳人很少有大规模的平民互动交流,大家都是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打打牌,吹吹牛。然而网络论坛的兴起,改变了资阳人的生活方式,很多资阳的年轻人,老年人,小孩都喜欢去那些热热闹闹的论坛,参与各种话题的讨论,甚至给政府建言献策,大家通过网络发起活动,做了很多有意义的活动。我要说的是,真的很感激科技进步,让我们资阳在网络的世界中,更深入社会,更积极地参加到全国性的重大事件中来。而网络也加强了我们对家乡土地的认同感。 网络在资阳的兴起,不只是资阳人聊聊QQ,交交友那么简单。可以说,着改革开放以来,资阳藉着网络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姿态向世界敞开了怀抱,大大地推进了资阳的发展。
  希望采纳

网友回答

1978的春风吹向中华大地,改革开放的战鼓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擂起。不论是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包产到户”,还是邓小平同志在1979到1992年的一系列作为,都为农村改革开启了的新篇章,为新时代的我们造福。作为一个95后的“留守儿童”和“农村大学生”,我在改革开放后的农村成长,我虽没有经历最困难最精彩的时代,但改革开放在持续,我也有幸见证改革开放下发展的家乡。我眼中的家乡在改革开放下变化的越来越“美”,其中最让我不能忘怀的就是修到家门口的高速公路。
  我的家乡位于湖北省黄梅县西南部,濒临长江与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隔江相望。绝佳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交通的枢纽一直是我家乡的代名词,但一直以来,最让人困扰的也是交通问题。“石子路”、“豆腐渣公路”、“一直需要维修的公路”一直是大家茶余饭后的家常。年幼时的我并不太懂什么是交通问题,我只知道上学的路上是泥巴小路,下雨就会被淹,要奶奶穿着长雨靴把我背到学校上课。小学六年,这条我不喜欢的路也走了六年,直到我去了位于镇上的初中读书。不过,我依旧不喜欢家乡的路。初中上学要走的路在我眼中是一条危险的路,它一年四季都是年久失修的模样,一直破,一直修,一直需要施工。爷爷也开始在这一年骑上电动车带我走过这破旧而又珍贵的水泥路。终于,在政府支持的下,村村通公路工程也2012年来到了我的家乡。那时我只关心家门口的路能不能坚持一段时间,在半年的等待后,家门口的石子路终于不见,去往小学的路也是最期待的石子路,镇里的主街道也焕然一新。这时,我开始喜欢上家乡的路,它很坚固,也很干净,更重要的是它很方便。不过,当真正的高速公路而修到家门口了,我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家门口有高速公路的理想在2015年实现了,我从家里到想去的目的地又可以节省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我没有关心占地和补贴的事情,我关心着我下次去看爸妈的时候会不会快一些,关心着我从大学回来家里看爷爷奶奶会不会很快。这样一条连接数个地方的沿江一级公路就在我家乡上盘旋开来,家乡的交通便捷指数也迅速上升。不只是我很喜欢这条公路,爷爷也开始向我念叨这公路的好。爷爷告诉我说,他以前是靠着一双脚踏着泥巴路走到30公里外的市里买肩上扛着的小麦,来回往往要花费一天一夜的时间,现在我真是赶上了好时候。爷爷的真实故事很感动我,我的亲身体会也让我感受到公路的魅力。时至2017年4月12日,我还是爱着家乡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不过我对它的喜爱因为一则交通事故变成了担忧。4月12日上午9:30左右,黄梅县公安局接到报告,黄梅县新开镇沿江一级公路陆埓村地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两辆二轮摩托车和一辆客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三死一伤。我在朋友圈看到这样的事件,现场的照片、视频和报道直击我的内心。那一刻,我没有想着这起交通事故,我只是想着,这样的事情会不会经常在我的家乡上演,我的爷爷奶奶和家乡的村民们会不会也发生这样的事情。实际上,公路真的建了家门口,在村庄之间穿过,直接和村子里出行的进出口相连,在村庄之间穿过。其中,被公路分开的村落光是新开镇的村子就占了有十几个。我不想猜测政府会怎样对待这样事情,但我希望真的能够找到有效控制这条路的交通事故的方法。
  改革带来的是发展,我们需要感谢,但我们也需要正确的态看待它。我们要反思改革带给我们的改变,不管是好的改变,还是坏的改变。在不断的反思和经验积累中,相信我们的改革之路会越来越顺利,给人民大众带来没有瑕疵的改革发展。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