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明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及矫正方法”的实验过程.
【实验器材】
蜡烛(相当于物体)、水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人眼的视网膜).说明:水凸透镜的凹凸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人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
【实验步骤】
(1)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这里凸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倒“或“正“)立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2)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更凸后(折光能力更强),发现光屏上所成的像不再清晰.若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在水凸透镜前面放一块____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或者把光屏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
【实验反思】
近视眼的成因是________;应该佩戴__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
网友回答
解:(1)据图象能看出,此时蜡烛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故光屏处于另一侧的1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人眼睛能看到物体就是利用该原理的;
(2)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时,透镜更凸,会聚能力较强,将像成在光屏的前面,为了使像正好呈在光屏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光屏后移,所以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凹透镜.或者将光屏前移靠近水凸透镜.
故据此能总结: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使得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故用凹透镜来矫正;
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