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吕叔湘 钱汉东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

发布时间:2021-02-17 17:07:4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25分)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吕叔湘             钱汉东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留学英国的吕叔湘没等学业结束,于1938年初提前回国。当时家乡江苏已沦陷,吕老与流亡到湖南的家人会合后,转道云南,在云南大学文史系任副教授,教英语。著名学者施蛰存约他给《今日评论》周刊写文章。恰好早几天,吕老看到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文章说,每个句子总要有一个主词,觉得这种说法不全面。考虑再三,他就写了《中国话里的主词及其他》,这是吕老的第一篇有关汉语语法的文章。1939年暑假开学后,系里给他加了一门中国文法课。这时候,王力先生在西南联大讲授“中国现代语法”的讲义已经印出来了,他在教课中遇到一些问题,想找王力先生商讨,可是王力住在越南河内从事汉越语的研究,只好自己琢磨钻研。1940年暑假后,吕叔湘离开昆明,迁居成都,任华西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他的第一篇研究论文是针对胡适和王静如的文章写的,他们说“们”是从“俺、您、喒”的韵尾-m变来的,吕叔湘发现这个结论恰好把演变的历史颠倒了,引了许多材料加以说明。吕叔湘是一位道道地地的学人,非迫不得已,一般不参加社会上的种种应酬,而是潜心研究学问。吕老治学态度严谨,他的著作处处体现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作风。无论是长篇巨著,还是一二千字的短文,都要逐字逐句地仔细推敲,从不马虎敷衍。现在一些从事语言研究的人不屑于写一些小文章,认为“雕虫小技,壮夫不为”。上世纪80年代,吕老在一家大报上看到把“风花雪月”错写成了“风花秋月”,于是他写文进行纠正。他在《龙虫并雕琐谈》里也曾指出,小文章其实更难写。和他同一时代的学者,如叶圣陶、王力、朱德熙等大家都有这样的学术精神。吕老从1952年起直接参与了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的制定,不辞辛劳地为推进现代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的规范化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他和丁声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词典》迄今已发行四千多万册,成为各国人民学习汉语、研究汉语的最重要的工具书。“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现代汉语词典》这一宗旨的确立,和吕老有着极大关系。“主编”一词在如今的出版界是个水分最大的名号,有些如雷贯耳的大学者的名字,一年之内不知道要出现在多少大型丛书、套书的版权页上。其实业内人士都清楚,一年之内要出这么多书,即使有三头六臂也是忙不过来的,他们所做的也许仅仅是审读一遍样稿而已。而吕老当时从组建编辑室到一条一条仔细审稿定稿全部亲力亲为。吕老说:“要编好一本辞典,就要收集大量资料。比如编《现代汉语词典》,就收集了上百万张卡片的资料。要对资料进行全面、认真地分析、综合,工作相当繁杂。”在吕老等大师的带领下,编辑人员花了三四年的时间,才完成《现汉》这一浩大的国家工程的试印本。北京大学汉话语言学研究中心陆俭明教授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吕先生几乎每天都在词典编辑室工作,中午饭就是自带的馒头、咸菜加开水,晚上还在家加班到深夜。编写工作采取流水作业法,层层把关,吕先生和他的继任丁声树在《现代汉语词典》整个编纂过程中言传身教,创立了一种人们称之为《现代汉语词典》风格的标准词典编纂风格。”第一版面世后,吕叔湘先生依然关注着语言的最新发展,强调词典要跟上时代需求,不断地及时地进行修订。在一篇文章中,吕老谈道:“我最近做了一件有点傻气的事情,把1983年5月15日到26日的《文汇报》从头到尾读了一遍,查出有32个词语是《现代汉语词典》里没有收的。”这一年他已经79岁。(有删改)相关链接:①他(吕叔湘)说,编词典是“名山事业”,需要找到一些真正的“字迷”。字迷是什么?他们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承的宝贝啊!英国是一个产生字迷的国家,他们的《牛津词典》系列举世闻名。法国也是一个重视字迷的国家,有词典以来,他们出过各类词典达2万多种。(俞晓群《吕叔湘:那22封关于(读书)的来信》)②“文化大革命”后退还他几万元,他全都拿出来设立青年语言学奖金。前几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丁六卷本的《吕叔湘文集》,他又将这笔可观的稿酬全部捐给了家乡江苏的教育和其他公益事业。(李行健《素朴平淡才是真——痛悼吕叔湘老师》)【小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为了纠正朱自清先生文章中说法的错误,吕叔湘写下了他的第一篇有关汉语语法的文章:而他的第一篇研究论文则是为纠正胡适等人的错误而写的。B.吕叔湘先生曾因为报刊上一个成语的使用错识写过文章,而有些学者不屑于写这样的“小文章”,吕叔湘先生曾经写文章对这种认识进行批评。C.为了主编《现代汉语词典》,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的规范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D.现在的一些学者担任“主编”只是挂个名号,很少参与图书的编写工作。这与吕叔湘先生主编《现代汉语词典》时始终亲力亲为有很大的差距。E.吕叔湘先生认为,编撰词典意义重大,关乎文化传承:编撰词典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地及时修订。【小题2】从文章第一、二段看,吕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小题3】陆俭明教授认为,“《现代汉语词典》风格”就是“标准词典编纂风格”。请结合材料,解释“《现代汉语词典》风格”的具体含义。(6分)【小题4】“治学严谨”是吕叔湘先生大师风范的重要体现,除此之外,吕叔湘先生的大师风范还有哪些体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


网友回答

答案:


【小题1】选E给3分,选D给2分,选A给1分。
【小题2】“严谨”体现在:①阅读:能发现学问大家的问题,不迷信权威,唯学术是尊;②教课:遇到问题千方百计琢磨钻研;③著述:其著作处处体现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作风,无论是长篇巨著还是一二千字的短文,都要逐字逐句仔细推敲,从不马虎敷衍。(共6分,每点2分)
【小题3】“风格”体现在整个编纂过程中,具体是指:①确立宗旨:为《现代汉语词典》确立“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的宗旨,以正确的语文规范观指引语文规范方向。②资料准备:大量收集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认真的分析、综合,工作相当繁杂。③编写:工作环节严谨,编写工作采取流水作业法,层层把关。④修订:关注语言的最新发展,跟上时代需求,不断地及时地进行修订。⑤全程:主编不挂虚名,亲力亲为,不辞辛劳。(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
【小题4】“大师风范”体现在:①文化觉悟:从国家文化传承的高度认识自己的工作,视编词典为“名山事业”;②潜心学问:非迫不得已,一般不参加社会上的种种应酬,潜心研究学问;③担当精神:抗日战争开始,他没等学业结束就提前回国;“文革”后退还他几万元,他全部拿出来设立青年语言学奖金;商务印书馆出版六卷本《吕叔湘文集》,他将这笔可观的稿酬全部捐给了家乡江苏的教育和其他公益事业(概括为“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使命感”“不计私利”“奉献精神”“热心公益”等均可);④不辞辛劳,率先垂范:几乎每天都在词典编辑室工作,中午饭就是自带的馒头、咸菜加开水,晚上还在家加班到深夜;⑤虚心好学:教授中国文法课时遇到一些问题,想找王力先生商讨。(答出四点即可,每点2分)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较,以确定其正误。题中,A项,“纠正朱自清先生文章中说法的错误”说法不妥。B项,“吕叔湘先生曾经写文章对这种认识进行批评”的说法与原文不符。C项的说法强加目的关系。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要紧扣题干中“吕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主要体现”这一要求,在文本中仔细筛选相关信息,比如:①阅读方面:不迷信权威,唯学术是尊;②教课方面:遇到问题千方百计琢磨钻研;③著述方面:处处体现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作风。等等。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3】
试题分析:回答本题,要对文本中关于编撰《现代汉语词典》的文字进行归纳,比如在确立宗旨、准备资料、严谨编写、不断修订等系列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特点,然后分点陈述。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要注意题目要求的是总结归纳除了“治学严谨”的吕叔湘先生的大师风范。其实,在文本中不难发现,吕先生的大师风范还有:从国家文化传承的高度认识自己的工作的文化觉悟;一般不参加社会上的种种应酬对学问的潜心研究;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不辞辛劳、率先垂范的工作作风;虚心好学的治学态度,等等,在回答某一方面时,都要举出文中例子加以证明。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