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刀耕火种”毁林兴建农场造成了双重后果。首先,砍伐林木减...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30 17:48:46

阅读下文,回答1-8题。  利用“刀耕火种”毁林兴建农场造成了双重后果。首先,砍伐林木减少了光合作用,最终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同时也会减少大气中生命必不可少的氧气含量(光合作用对氧气循环极为重要,能确保大气中不缺乏氧气)。其次,放火毁林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环境进一步恶化。这样,最后只能是带来灾难性的气候变化,冰川融解,洪水泛滥。这不是一般性的灾害,它会造成更多的动植物死亡。  地球在过去的5亿年岁月中,已经历过5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最近的一次大约发生在距今66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其标志是恐龙灭绝。但这不是最严重的一次。最严重的那次大约发生在2.45亿年前的二叠纪,那时生命大规模灭绝,77%到96%的海洋动物物种消失,地面的生物也大量灭绝。  如果将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同以前所发生的灾难一样,生命将再次受到严峻的考验。我们已经永远失去了舌头长20多厘米、可从特殊品种的兰花中摄取液汁的达尔文蛾,以及身体几乎透明和骨头为绿色的草蛙。  伟大的自然主义者、探索家查里斯·威廉·毕比曾意味深长地说过:“如果某种生物的最后一个个体停止呼吸,只有在出现新天体或地球重新恢复生机之后,才能再次见到这种个体。”(1)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的主要意思。(2)用“‖”给第一段划分层次,并归纳各层意思。(3)文中加粗的“这”指代的是_________;加粗的“它”指代的是________。(4)第一段中括号内的文字表明了什么?(5)第一段是按________的顺序说明事理的。(6)第二段文字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其中一例分析其说明效果。(7)第三段文字中“同以前所发生的灾难一样,生命将再次受到严峻的考验”指的是什么?(8)如何认识和理解查里斯·威廉·毕比曾意味深长地说过的“如果某种生物的最后一个个体停止呼吸,只有在出现新天体或地球重新恢复生机之后,才能再次见到这种个体”这句话?

网友回答

答案:略解析: (1)说明利用“刀耕火种”毁林兴建农场造成的双重后果。(2)层次:……双重后果。‖首先……其次……泛滥。‖这不是……死亡。第一层:总说,提出本段说明的中心。第二层:具体说明砍林烧林带来的恶果。第三层:总结强调双重后果带来的双重灾难。(3)“这”“它”指代的都是:气候的恶化、冰川融解、洪水泛滥(4)保护植被树木,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5)总分总(6)略(7)略(注意结合上下文进行总结) (8)略(要把文章和当今的严重环境问题结合起来回答)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