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当共剪西窗烛 共话巴山夜雨时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0-07-10 01:11:33

何当共剪西窗烛 共话巴山夜雨时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什么意思

网友回答

描绘了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
  出处:晚唐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
  原文: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扩展资料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语言朴实,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痕迹。
  与李商隐的大部分诗词表现出来的的辞藻华美,用典精巧,长于象征、暗示的风格不同,这首诗却质朴、自然,同样也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
  这首诗构思新巧,跌宕有致,言浅意深,语短情长,具有含蓄的力量,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读者,令人百读不厌。
  创作背景:这首诗选自《玉溪生诗》卷三,是李商隐留滞巴蜀(今四川省)时寄怀长安亲友之作。因为长安在巴蜀之北,故题作《夜雨寄北》。
  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为《夜雨寄内》,意思是诗是寄给妻子的。他们认为,李商隐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而王氏是在这一年的夏秋之交病故,李商隐过了几个月才得知妻子的死讯。
  现传e69da5e887aa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431343735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 
  就诗的内容看,按“寄内”解,便情思委曲,悱恻缠绵;作“寄北”看,便嫌细腻恬淡,未免纤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夜雨寄北

网友回答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意思是:什么时候我们才可以一起坐在家里的百西窗下剪烛共话,讲述这巴山夜雨中的情景?
    诗句出自李商隐的《度夜雨寄北》。
    原诗为: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知
    你问我啥时候回家?还没有准儿呢。我所在的巴山此刻夜雨连绵,外面的池塘水都下满了。在这形单影只、凄风苦道雨的深夜,我在想,哪一天我们也是在夜里,是在家里内的窗户下,热热闹闹地谈天,我要告诉你,我此刻处在巴山夜雨时的寂寞和孤独。
    这首诗构思新巧,跌宕有致,言容浅意深,语短情长,具有含蓄的力量,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读者,令人百读不厌。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