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会造成哪些灾害,厄尔尼诺现象会给我国带来的主要灾害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07-09 18:10:16

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会造成哪些灾害,厄尔尼诺现象会给我国带来的主要灾害是什么

网友回答

20世纪60年代以后,科学家们查阅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天气档案,发现几次重大的“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年,都造成了全球气候不同程度的异常。1941、1957、1965、1972、1976等年,旱涝、热浪、低温、暴风雪等灾害性天气连绵不断,遍及世界各地。1982年至1983年发生的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曾使北美大陆热浪多次出现,造成上百万家畜、家禽死亡;夏威夷遭受到历史上罕见的飓风袭击;澳洲、南亚发生了少有的干旱;而我国则出现了严重的“南旱北涝”,东北地区则发生了冷害,使粮食减产。1987年也是“厄尔尼诺”发生年,多种灾害性天气连续不断,地球上几乎每隔24小时就有2~4起异常天气发生,受灾地区遍布五大洲。科学家们经过研究认为,“厄尔尼诺”之所以会造成全球气候异常,是因为就整个全球大气环流来说,其总的热源是赤道带,因为这里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要比极地高1.4倍,这样就造成了以赤道为“动力”的全球大气环流运动,在这个运动过程中会在不同地区形成暑、寒、温、风、雨、雪等各种不同天气,这就形成了全球各地相对稳定的各种气候带。而“厄尔尼诺”的出现恰恰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这种稳定。这股暖气流较强时,能沿南纬15°流动上万公里,促使整个全球大气环流节奏加快,使全球相对稳定的气候变得异常。

网友回答

对于中国来说,厄尔尼诺易导致暖冬,南方易出现暴雨洪涝,北方易出现高温干旱,东北易出现冷夏。比起单纯的气温变化,极端天气更容易引发危险。
  1、台风减少,西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次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次数均较正常年份少。
  2、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中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北方地区夏季容易出现干旱、高温,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近百年来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次年。
  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2019年3月19日发布预测结果称,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2月以后赤道西太平洋有较强西风爆发并东传,赤道中东太平洋表层海温异常有所增强,次表层大部为暖水控制。
  且强度有所增强,上层海洋热含量近期快速增长,近期大气环流与海温呈现出典型厄尔尼诺的海气耦合形态。
  综合分析热带太平洋大气、海洋特征及数值模式结果,预计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将在今年春夏季继续发展,持续到冬季的可能性大,将发展成为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
  扩展资料
  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厄尔尼诺事件导致全球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增多。这导致太平洋中东部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洪涝灾害频繁,同时印度、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一带则严重干旱,世界多种农作物将受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的特征:
  东太平洋之气压场降低,西太平洋之气压场却增高。气压场的改变使得热带盛行东风带减弱,甚至转为西风带。於是原来西行之东太平洋表层洋流反向东流,逐渐受热增温后聚於东太平洋海域,热带太平洋表水温就呈现出东高西低之变化。
  聚於东太平洋(面积相当美国大陆一半)的向岸高温海水,也抑制该区深处低温且富含养分的涌升流上涌。於是鱼群改向他处移栖,当地海鸟之数量亦锐减,磷酸盐肥料的生产量降低,连锁效应下使该区域的渔、农业均蒙受相当程度的损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厄尔尼诺现象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