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题如图是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已知电源是两节新的干电池.
(1)图甲中a表应是________表,b表应是________表;
(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图甲电路图将图乙连线完整;(原有导线不许改动,导线不许交叉)
(3)如果线路连接完好,在闭合开关时,小灯泡亮一下又突然熄灭了,这种现象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答出一种原因即可)________.
(4)排除故障后,实验时发现电压表示数为2V,为了测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________端移动.(选填“A““B“)
(5)如图表格是某同学在该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实验序号12345678910电压U/A1.01.21.41.61.82.02.22.42.62.8电流I/A0.210.220.240.250.260.280.290.300.310.32电功率P/W0.210.26?0.400.470.560.640.720.810.90电阻R/Ω4.85.55.86.46.97.17.68.0?8.8灯泡亮度亮度逐渐增强将第三次实验的电功率值和第九次实验的电阻值填入表中的空格内.
(6)根据“灯泡越亮,电阻越大”的实验事实,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灯丝电阻变化的?
(7)某同学根据小灯泡的规格“2.5V?0.3A”,计算小灯泡两端电压为1.6V时小灯泡的功率:R=,P=
另一同学则认为,根据实验测出的数据,可知电压为1.6V时小灯泡功率P=0.4W.为什么两人得出的结果不同呢?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网友回答
解:(1)∵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a表是电流表;
又∵电压表要跟被测电路并联,
∴b表是电压表.
(2)∵U额=2.5V<3V,
∴电压表应选用0~3V量程,
?滑动变阻器接线时应注意“一上一下”.
(3)∵灯泡亮后熄灭,
∴电路中电流过大,故可能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0Ω.
(4)∵U实=2V<2.5V,
∴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A端移动,以减小电路中的电阻,增大电流,从而提高灯泡两端电压,使其为3V,保证灯泡正常发光;
(5)P=UI=1.4V×0.24A=0.34W;R===8.4Ω.
(6)灯泡越亮,灯丝的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7)该同学的计算假设灯丝电阻不变,而实际上由于灯丝温度的变化而导致其电阻是变化的,因此产生较大的偏差.
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