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一支蜡烛仔细观察,点燃一支蜡烛后,用一只玻璃杯罩好,会有什么现象

发布时间:2020-07-09 10:11:10

点燃一支蜡烛仔细观察,点燃一支蜡烛后,用一只玻璃杯罩好,会有什么现象

网友回答

黄色,3层
  有黑色固体物质生成, 先融化, 化学变化 , 物理变化
  有白烟生成,蜡的蒸汽
  化学能, 光能和热能

网友回答

实验器材
  器材
   一高一低两支蜡烛;火柴;一个大号烧杯;器材如图1所示
  图1
  
   实验方法和步骤
  点燃两支蜡烛,先用烧杯罩住,慢慢的,高蜡烛先熄灭,矮蜡烛后熄灭;如图2、图3、图4所示
  图2
   图3
   图4
  实验原理
   通常学生会认为矮蜡烛先熄灭,因为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会聚集在矮蜡烛周围,使矮蜡烛得不到氧气而先熄灭。但是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是在相同温度下得出的,而现在实验中的二氧化碳是在燃烧中产生的,它的温度远比周围空气的温度高得多,密度也比空气小,所以二氧化碳会上升,聚集在烧杯上方,高蜡烛周围的氧气就减少,因此高蜡烛先熄灭。过一会以后,二氧化碳渐渐冷却,沉到烧杯底部,短蜡烛就熄灭了。
  探究活动设计评价
  方案
  对象:初中学生
  目标:学习观察,激发兴趣
  模式:演示,讨论,实验
  过程:教师演示,或网上展示,请学生观察后作为一个研究课题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最后以论文的形式交流。在过程中,教师需了解学生进展情况,必要时可以就下列问题进行引导(不要一次把所有问题全盘托出):
   哪一支蜡烛先熄灭?你是怎样思考这一问题的?
   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它与你的预想是否一致?
   你做出判断的依据是哪些?你经过什么样的推理过程得出结论的?
   思考一下,你的错误可能出在哪里?
  评价
   这是一个小型的探究活动,需要的器材很容易解决,实验的难度也不高,但能够很好地体现科学探究的特征,整个探究活动围绕问题展开,重点在启迪学生领会如何提出猜想和假设,以及如何对收集的证据进行批判性思考。案例中还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探究活动指导的一些观点,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注意探究活动的开放性等。
  进一步思考
   一定是矮蜡烛先熄灭吗?利用特大的玻璃罩再试一试,结果一样吗?为什么和前面的结论正好相反?
   实验步骤:仍然点燃两支蜡烛,用特大玻璃罩罩住,慢慢的,矮蜡烛先熄灭,高蜡烛后熄灭。因为
   通常学生会认为矮蜡烛先熄灭,因为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会聚集在矮蜡烛周围,使矮蜡烛得不到氧气而先熄灭。但是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是在相同温度下得出的,而现在实验中的二氧化碳是在燃烧中产生的,它的温度远比周围空气的温度高得多,密度也比空气小,所以二氧化碳会上升,聚集在烧杯上方,高蜡烛周围的氧气就减少,因此高蜡烛先熄灭。过一会以后,二氧化碳渐渐冷却,沉到烧杯底部,短蜡烛就熄灭了。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