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三大法宝一般是指

发布时间:2020-07-29 04:08:28

中央银行三大法宝一般是指

网友回答

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就是指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政策操作。“三大法宝”是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对社会信用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性工具,也是数量型信用控制工具。特点是体现在中央银行使用这类工具时主要对信用总量进行统一的收缩或扩张。下面来说明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是如何操作的:
   1、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在法律规定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有关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事项,以控制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反之,亦然。因此,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例如,在今年我国中央银行6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尤其是最后两个月就上调了3次。我认为总原因就是因为我国要从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变为稳定的货币政策。2006年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也进一步凸显,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不减。而投资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货币信贷增长过快。大家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可是在这几年我们也能明显感受到生活带给我们的压力。房价在不断地上升,有段时间房价是一天一个价。我不知道听谁说的,他的一个朋友在那段时间有一次在海南开会,开会前买套房子,开会后卖掉都能把来回飞机票的钱给赚回来。而且在今年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物价在不断的上涨,可能的原因就是我们手上的闲钱比较多,就更加有能力消费。12月份的节日也挺多的,又接近过年,我相信消费一定会出现井喷现象,到时候物价还会进一步的上涨。为了防止经济过热,就要减少货币供给量,让人们没有那么多闲钱去消费投资,中央银行就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使得商业银行的信用放款能力扩大,货币乘数下降来抑制。
   但是也有局限性,中央银行难于确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时机和幅度,商业银行也难于迅速调整准备金数额以符合提高的法定限额,如果少量的超额准备金难以应付,会使商业银行资金周转不灵。此外由于滞后性,央行的政策当时并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很难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更多的是释放一种放贷紧缩的信号从而影响公众的未来预期。就像今年为了抑制春节前夕的消费过热,物价不断上涨,而在年底不断提存款准备金率,我认为就是预防滞后性。
   2、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以及规定申请再贴现资格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和资金流向的一种金融政策。再贴现政策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通过再贴现率的调整,影响商业银行和他金融机构的借款量。当再贴现率提高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提高中央银行的再贴现成本上升,会减少其贴现贷款的规模,相应的存款准备金就会减少,派生能力下降,流通中的信用规模缩减,反之则相反。二是规定商业银行申请再贴现票据的资格。
   我国再贴现操作实行总量比例控制、期限比例控制和投向比例控制。这一操作规则在中国人民银行对再贴现限额实行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的管制下,显得缺少灵活性,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再贴现政策的活力。而且在实际操作中难度也较大,基本上考察的仍主要是手续是否完备。近年来,虽然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适当扩大再贴现的范围、拓展再贴现的票据种类等政策措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未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商业承兑汇票的再贴现业务基本上没有开展。而且再贴现政策最大的局限性就是被动性,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若都不愿意再贴现,就算再贴现率在低也没效果,就如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 3、公开市场业务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与一般金融机构所从事的证券买卖不同,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收缩银根时,便卖出证券,相应地收回一部分基础货币,减少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相反,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放松银根时,便买进证券,扩大基础货币供应,直接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
   国债市场为公开市场业务提供了操作基础,是一国执行货币政策的有力工具。但是,目前我国的国债市场发展尚未完善,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市场规模小以及国债流动性不足两个方面。若公开市场业务有足够的操作工具,必须以国债市场达到一定的规模为基础。中央银行通过买卖国债影响基础货币供应量。如果国债的发行量很小,势必使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起来缺乏工具,从而无法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而我国国债市场的规模现今相对西方那些国家来说仍旧很小。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不足,主要表现在短期国债所占比重较低,国债品种单调,缺乏合理分布的期限结构,这极大地影响了公开市场业务的有效开展。我觉得要改善这一现状,最主要的就是完善公开市场业务的制度。一个制度是否完善及是否有效的运用对一个整体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