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古典的太阳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30 18:48:28

阅读理解追逐古典的太阳  当20世纪即将成为古典时,我们遥望漫漫的21世纪现代文化之路,感到了一丝历史的苍凉,亦触摸到了逝去的旧文化美学的哀婉之情。  我总是喜欢和与自己心灵最契合的朋友寻觅这古城里未被现代文明所浸润的文化遗迹和自然景观:  最后一抹古典的夕阳,照耀在寺庙旁那座斑驳陆离的木结构的茶肆酒楼上,一杯清茶,一人对坐,海阔天空,江山社稷。一缕缕秋风吹上了你的心头,人与自然都沉浸在了无红尘烦恼的古意之中。  这是文人山水画的意境所在吗?它不时出现于我刻意追求的生活中,也经常成为我亦真亦幻梦境中的生存方式。这是否是“伪浪漫派”的作风呢?这是否是“文化保守主义”遗老遗少的矫揉造作呢?  我惟有用心灵作答。  全球性的现代文明使人类进入了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空,同时,物质主义所带来的文化弊病也被人们所痛陈。倘使物质文明需要人类以大自然的破坏为牺牲代价,以人的洁净灵魂作祭祀的供品的话,那么,在两种文化的抉择中,我们更向往古典的、自然的文化与人性。  怀旧,作为现代文明的悖反,它往往是以一个贬义词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甚至本世纪的一位伟大的乡土小说作家也曾说过“回忆是有毒的”,但我仍然以为怀旧作为一种文化回眸的生存理念和方式的追觅,自然是人类抚慰自身心灵的一帖精神良方。  江苏既是一个现代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又是一个古代文化底蕴深厚的重镇。在春笋般凸起的城市楼群里,你还能找到昔日文化的古韵吗?你还能觅到大自然的萋萋芳草地吗?我们尽可以到周边的小城镇里去追寻古典文化的神韵,去亲吻大自然的芬芳,但那种远离自然的人工雕琢之气已然被现代商业旅游烘托得一塌糊涂,让你毫无“渐近自然”的美感,尤其是那导游小姐恶俗的文化导语,实在让人兴味索然。  近几年来,我去过苏州的周庄、同里、用直,每每都是被拥塞的人群簇拥鞭策着游走,人们似乎不是来寻找一块寂静的古典文化氛围,而是为“到此一游”而走动着,这与逛上海的城隍庙、南京路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古典的人文景观似乎永远不再,而你想亲近一下大自然,恐怕也会感到失望了。黄山近年来是整洁干净了,很有点一尘不染的清洁味道。然而,过于整洁的黄山到处都露出了它的人工斧凿之痕,昔日大自然的神工鬼斧被一把扫帚、一根铁链扫荡得干干净净。张家界、九寨沟可谓天赐之自然造化,但据撑船的船家告之,那里的人工污染足以使它们在21世纪内消失在中国的版图上!  现代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文化负效应,人在物的面前变得畸形猥琐,自然在物质面前也失却了昔日的风采。  所有这些,我们只能靠回忆、靠梦境、靠文学创作来再造。这“白日梦”是人类的幸还是不幸呢?是人类进化史上的喜庆还是悲哀呢?  当我咀嚼昔日文化的神韵时,当我拥抱亲吻大自然泥土的芳香时,我才能真正体味到现代物质文明所应剔除的文化危机。  我居住在这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城里,我十分喜欢沿着那充满古意沧桑的城墙蹀躞;我也十二分愉悦地流连于中山植物园,感谢苍天造化,给南京留下了这一片宁静而典雅的自然去处,在人迹罕至群山环抱的苍翠之间,你尽可以在空山鸟语的热带雨林中谛听天籁之音,那几万种植物将你包围在大自然的清新之中,让你切切实实感到远离红尘,渐近自然的妙处。  除此而外,中山陵一带的陵墓文化也让你领略着“古道、西风、瘦马”的意蕴,亦足以勾起你对千古历史的遐思,只要你肯走近它。  现代文明造就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倾诉孤独,恐怕是当下现代文明病中最好的疗救的方式,但要找到医治灵魂创痛的医生是很难很难的。  我们只能去寻找能够沟通心灵的挚友。正像尤利西斯小说中那个同在一个城市同住一个房间同睡一张床的夫妻相互都是陌生的一样,朋友也是很难寻觅的,仿佛“他人即地狱”的陷阱无处不在。  然而,我还是要寻找,找到他以后,我们一起坐在世纪末最后一抹古典的夕阳下,去品尝这充满着古典人文景观的城墙,去体味这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清新芬芳。1.文中“古典的夕阳”有两层含义,请指出是哪两层意思?2.在两种文化的抉择中,作者向往的为什么是古典的、自然的文化与人性?3.人类对古典文化和自然景观的破坏表现在哪些方面?4.有人认为怀旧悖反了现代文明。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你对“回忆是有毒的”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5.请从文中找出一个生动的例子,说明这也是“现代物质文明所应剔除的文化危机”。6.写出两句带有“夕阳”的古代诗句。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一是指20世纪最后一抹夕阳;二是指未被现代文明所浸润的文化遗迹和自然景观。  2.因为现代的物质文明需要人类以大自然的破坏为牺牲代价,现代文明造就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而自然是人类抚慰自身心灵的一帖精神良方。  3.(1)远离自然的人工雕琢被现代旅游烘托得一塌糊涂。  (2)人工污染相当严重。  4.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对“怀旧”与“厌旧”应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无论是古典文明还是现代文明都不能说是完美无瑕或是一无是处,因此作为21世纪的青年人,应理性地看待这两种文明,其实作者在文中也并没有把现代文明说得一无是处,只是呼吁在建设现代文明的同时不能以牺牲古典文明为代价。  5.人们似乎不是来寻找一块寂静的古典文化氛围,而是为“到此一游”而走动。  6.例:(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