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易冷 是什么意思,烟花易冷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0-07-10 21:57:34

烟花易冷 是什么意思,烟花易冷是什么意思?

网友回答

本人用了一节课的时间上网搜了歌词中的某些词,然后惊人的发现方文山的功力!!
    以下是我个人根据歌词的推断!
    这首歌又名《伽蓝雨》,首先什么是伽蓝?
    梵语僧e5a48de588b67a686964616f31333262353463加蓝摩的略称,又作僧伽蓝。Samgha意为大众、和合僧,arama意为园林。意译众园。又称僧园、僧院。原意指僧众所居之园林,然一般用以称僧侣所居之寺院、堂舍。直至后世,一所伽蓝之完成,须具备七种建筑物,特称七堂伽蓝。七堂之名称或配置,因时代或宗派之异而有所不同。通常皆为南面建筑,就以研究学问为主之寺院而言,须具有塔(安置佛舍利)、金堂(又称佛殿,安置本尊佛。与塔共为伽蓝之中心建筑)、讲堂(讲经之厅堂)、钟楼(俗称钟撞堂,为悬挂洪钟之所在)、藏经楼(一作经堂,为藏经图书馆)、僧房(又作僧坊,即僧众宿舍。分布于讲堂东西北三面,即三面僧房)和食堂(又称斋堂)等。
    歌词中有魏书洛阳城,有一本历史著作《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是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记载北魏首都洛阳佛寺兴衰的地方志,共五卷。作者是东魏杨炫之,北平郡(今河北卢龙)人。
    东魏迁都邺城之后,在武定五年(即公元547年)他再到洛阳,看见当地遭受东、西魏战争破坏后,满目创痍,一副破败景象,感慨极深,所以写了这本书,回忆魏孝文帝元宏迁都后,洛阳的繁荣昌盛。由于他反对佛教,认为贵族的施舍浪费,以及国家对佛教的扶植影响了赋役收入和兵源,所以书中对寺院的华丽和贵族的奢华进行了大量讥刺。
    由此可见,方文山是以此背景所写的歌词,极具历史推敲性!!!实在佩服方文山文笔功力!
    其实这首歌大概是说,一个男的已经出家为僧,终日在伽蓝(寺院)内,但院外的村落里有一个女子一直等着这个男的,也许不知道他已经出家了,但她却守着誓言一直等下去。
    就算几世千年后也等着他,男的也在院里修行其实忘不了那个女的,下雨了,他听着雨声,回忆起过往的种种,也许只有在这雨中,他们的神思可以得到永恒!

网友回答

《烟花易冷》所描述的正是一千五百百多年前杨炫之笔下那个盛极繁华后倾塌颓圮的千年古都洛阳城中,一名皇度家将领与其所倾慕之女子间的爱情故事。该名将领因缘邂逅女子后知,俩人一见钟情并且私定终身,此时将领却被朝廷征调至边境征战,在连年的兵荒马乱中,道帝都洛阳已沦为废墟,残破不堪,最后女子苦守将领不遇后,落发为尼,待将领历经风霜归来寻至女子所出家的伽蓝古寺,她却早版已过世。将领只有听伽蓝古寺外,雨权纷纷落下,回想起羡煞旁人的当年,叹人事,不过如烟花般,易冷,易分。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