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29日,在京沪高速淮安段,一辆载有液氯(Cl2)的槽罐车与一货车相撞,导致液氯泄漏,附近居民遭遇重大伤亡已知氯气有毒,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能与碱反应.你读了以上

发布时间:2020-11-20 22:07:23

2005年3月29日,在京沪高速淮安段,一辆载有液氯( Cl2)的槽罐车与一货车相撞,导致液氯泄漏,附近居民遭遇重大伤亡.已知氯气有毒,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能与碱反应.你读了以上信息后,建议事故现场附近居民应采取的自救方法是B 
A. 躲在家里,关闭所有的门窗
B. 用湿毛巾捂住鼻孔沿逆风向高处撤离
C. 沿顺风迅速逃离
D. 用浓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过的毛巾捂住鼻孔

网友回答

A. 躲在家里,关闭所有的门窗
(答案→)B. 用湿毛巾捂住鼻孔沿逆风向高处撤离
C. 沿顺风迅速逃离
D. 用浓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过的毛巾捂住鼻孔
解析:A、氯气属于气体,它会在空气中四处飘散,躲在家里,关闭所有的门窗,是没用的,故A错误;
B、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用湿毛巾捂住鼻孔沿逆风向高处撤离,可防止吸入有毒的氯气,所以正确;
C、氯气会顺风飘散,沿顺风迅速逃离是错误的,故C错误;
D、浓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强腐蚀性,所以用浓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过的毛巾捂住鼻孔是错误的,故D错误.
故选B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