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举办“西藏历史变迁”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的是A①唐蕃会盟碑②玄奘西行③金奔巴瓶④人民解放军进入拉萨A. ①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

发布时间:2020-10-09 16:09:11

某校举办“西藏历史变迁”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的是A 

①唐蕃会盟碑     ②玄奘西行   ③金奔巴瓶     ④人民解放军进入拉萨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网友回答

(答案→)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西藏历史变迁的认识,该题也是组合型选择题,适用于用排除法,分析题目,②玄奘西行是说玄奘历尽千辛万苦到天竺也就是今天的印度求取佛经的故事,注意不是到西藏去取经,排除②,本题选A。另外一种解法就是对①②③④逐个分析,找出正确答案。分析: 考点1:和同为一家 唐朝时期,唐王朝与周边的民族交往活跃,友好往来,社会一派繁荣开放
P.23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很早生活在青藏高原,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8世纪初,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知识点拓展
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的风俗习惯
①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
②生产: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
③崇尚战功,以战死为荣。
2、文成公主入吐蕃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意义?
①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
②密切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3、金城公主入吐蕃
二、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
民族    活动地区      与唐朝的关系                       今何族的祖先                                                              
吐番     西北          和同为一家:                    藏族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回纥     西北         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通婚。              维吾尔族
                                                      
靺鞨     东北          唐玄宗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满族
                             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车书本一家”。   
南诏     西南          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彝族白族

考点2:对外友好往来 唐朝时期,唐王朝与周边的民族交往活跃,友好往来,社会一派繁荣开放
一、对外友好往来
主要的对外友好往来城市:长安、洛阳、广州、扬州。
二、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1、遣唐使2、鉴真东渡3、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政治制度、文字、建筑、钱币、习俗等。
三、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往来
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四、玄奘西游
为什么唐朝与世界各国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
1、唐朝的强盛、繁荣、先进,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2、唐朝比较开放的政策和比过去发达的对外交通,给唐朝与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知识点拓展
一、原因:唐代文明的先进与国力的强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唐政府具有博大的胸怀,外交的开放。
二、表现:
1、P.29遣唐使及唐对日本的影响
隋朝时,已有日本遣隋使到来,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他们成为推动日本社会改革的核心力量。
唐对日本的影响:
①政治方面:日本仿照隋唐政治制度,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废除世袭制,以才选官。
②经济上:仿照隋唐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国家定期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并向他们收取赋税。
③文化方面:仿照唐朝教育制度,在中央设立太学,地方设立国学,参照汉字创造了日本文字,唐诗在日本广为流传,中国书法深受日本的喜爱。
④社会生活方面:日本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如日本的建筑、饮食、茶道、钱币、重阳节登高等。
2、P.30鉴真东渡
唐玄宗时,应日本僧人邀请,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并精心设计了日本的唐招提寺,为中日文化交流和佛教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
3、P.31玄奘西游
唐朝时,中国同天竺(古代印度)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他千里迢迢,不畏艰难,矢志不移,辛勤讲学,回国后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三、意义:促进了中外交流,丰富了唐代文明,提高了唐朝的国际地位,中国人被世界称为“唐人”。
四、启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和平交往。 考点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为加强国家的统治。强化君主权力,清朝统治者加强了对西藏、台湾等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的治理,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一、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1、确立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
(1)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
(2)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3)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2、设置驻藏大臣(雍正时)
二、粉碎大、小和卓的叛乱
1、粉碎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乾隆时期)
2、设置伊犁将军(乾隆时期)
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三、土尔扈特重返祖国
1、土尔扈特西迁伏尔加河下游(明末)
2、渥巴锡领导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1771年)
四、清朝的疆域
清朝前期的疆域
巴尔喀什湖、西伯利亚、外兴安岭和库页岛、葱岭、太平洋、南海诸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喜马拉雅山
知识点拓展
一、★★P.109—110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1、册封“达赖”和“班禅”
清朝入关后,顺治帝正式赐予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2、设置驻藏大臣
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清朝于1727年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清朝大大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二、★★P.111加强对新疆的管辖
1、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乾隆帝时,新疆维吾尔族“回部”贵族小和卓与大和卓发动反清叛乱,企图分裂祖国,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乾隆帝 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
2、设置伊犁将军
为了加强对新疆的管辖,清政府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三、★★P.111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土尔扈特是蒙古族的一支,明朝末年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后来,由于沙皇俄国的控制和压迫,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历尽艰难,回到祖国,受到乾隆帝的热情接待,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也向世界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四、★★P.112清朝前期疆域
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考点4:新中国成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P.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其主要内容(1949.9北平) ①通过《共同纲领》 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其主席 ③确定国旗、国歌、国都,并采用公元纪年 ④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注意碑文的含义) 2、 P.3开国大典(1949.10.1)(国庆节):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 、P.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义: ①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和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②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认识与启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实践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选择。 二、P.4西藏和平解放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1、中国历代中央政府加强对西藏联系和管辖——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1)唐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玄宗又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8世纪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2)元时,元政府在中央设立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 (3)清朝前期,清政府确立了对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1727年设立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明:乌思藏都司、朵甘都司)(1916麦克马洪线) 2、和平解放西藏,推进民主改革 (1)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2)1959年西藏成功完成了民主改革,农奴翻身做了主人。 (明:乌思藏都司、朵甘都司)(1916麦克马洪线)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