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 读后感 秦文君写的《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是一家人》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09 18:50:53

急!! 读后感 秦文君写的《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是一家人》阅读答案

网友回答

1《我们是一家人》读后感:
   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所以不论身在何方,这份血浓于水的情感一直铭记于心,父母会老去,就要让父母感受到更多的温情,这种家的温暖,会让每一个亲人都觉得感动。就像一杯冬天捧着的热开水,从手心一直暖到心里。
   这种朴素、温暖、幸福的深情。在无数个独自醒来的夜里,给你一份支撑下去的勇气。
  2《我们是一家人》读后感:
   《我们是一家人》一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处于青春期追求独立的中学生。她因看到不少同学都“独立”,单身生活洒脱,能有自己做主的几份豪气,便有了独立的想法,为此,多次向母亲提出,可是被母亲以“我们是一家人”这么一句强有力的话给否决了。
   终于,她干脆饿了一顿以示抗议,母亲便对她怀了一种复杂的情感,认为她有叛逆倾向,所以也就硬下心肠,准备让她碰壁,然后她再回心转意当个好女儿。于是故事就发生了。
   母亲答应让她独立一个月,刚开始几天,她的感觉好极了,可过几天,她的情感有了转换,再过了一段日子,她逐渐陷入了孤独,终于到了一个月的最后一天,他的矛盾解决了,母亲没有上班,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要帮她走出独立的深院,从而使她认识到“我们是一家人”,真正含义。
   在我人生的字典里“独立”一词显赫赫的印在了扉页,是啊,我与文中的主人公一样是处于青春期追求独立的困境中的我也曾多次像主人公一样向我母亲提出要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也曾多次深深刺痛母亲的心。
   有人说:母亲是一本大书,年轻的儿女们常常读不懂她。但当我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想我读懂了母亲,正如主人公所说的一样,“她已经成人了,也早已真正另立门户,真正独立,但仍常赴千里之处与母亲聚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母亲是我的一部分。”
   此时,我心中感交集,或许我的妈妈现在正在为他叛逆的儿子操心,绞尽脑汁想方法,怎样使这个不懂事的儿子走出独立的困境;或许我的妈妈现在也想到了如文章中的母亲的方法,让他不懂事的儿子独立,然后碰壁,再回到她身边做一个乖巧懂事的儿子。或许的或许我不再敢再想,但我知道并坚信: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我人生的字典中“我们是一家人”这句话将取代“独立”一词。
   作者秦文君,一个月的独立生活让她彻底理解了母亲,尤其理解了母亲所说的我们是一家人这句话,作者独立旁的徘徨也给我上了一课,《我们是一家人》让我彻底理解母亲,认识到我们是一家人的深刻含义,少年时母亲与我是一家人,长大后,我们与母亲是一家人。后记:人长大后都要独立的,可家加家人却是永远的长大后,永远的爱加永远的归宿。

网友回答

《我们是一家人》
  我们是一家人
  (1)我进中学那年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安个门,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不用说,母亲坚决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是一家人。
  (2)当时,我在学校的交际圈不小,有位姓毛的圈内女生是个孤女,借居在婶婶家,但不在那儿搭伙,每月拿一笔救济金自己安排。我看她的那种单身生活很洒脱,常在小吃店买吃的,最主要是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
  (3)也许我叙说这一切时的表情刺痛了母亲的心,她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说为何不让我试试呢?见母亲摇头,我很伤心,干脆静坐示威,饿了一顿。母亲那时对我怀了种复杂的情感,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所以也硬下心肠,准备让我碰壁,然后回心转意当个好女儿。当晚,母亲改变初衷,答应让我分伙一个月。我把母亲给我的钱分成30份,有了这个朴素的分配,我想就不会沦为挨饿者。
  (4)刚开始那几天,我感觉好极了,买些面包、红肠独自吃着,进餐时还铺上餐巾,捧一本书,就像一个独立的女孩。家人在饭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有了好菜,母亲也邀我去尝尝,但我一概婉拒。倒不是不领情,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功尽弃。
  (5)我还和姓毛的孤女一起去小吃店,对面而坐。虽吃些简单的面食,但周围都是大人,所以感觉到能和成年人平起平坐,心里还是充满那种自由的快乐。
  (6)这样当了半个来月单身贵族后,我忽然发现自己与家人没什么关系了。过去大家总在饭桌上说笑,现在这些欢乐消失了,我仿佛只是个寄宿者。有时,我踏进家门,发现家人在饭桌上面面相觑,心里就会愣一愣,仿佛被抛弃了。
  (7)天气忽然冷下来,毛姓孤女患了重感冒,我也传染上了,头昏脑胀,牙还疼个没完没了,出了校门就奔回家。
  (8)家人正在灯下聚首,饭桌上是热气腾腾的排骨汤。母亲并不知道我还饿着,只顾忙碌着。这时候,我的泪水掉下来,深深地感觉到与亲人有隔阂、怄气,是何等的凄楚。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心想:无论如何得挨过这一个月。
  (9)可惜,事违人愿,因为一项特殊的事,离一个月还剩三天,身无分文了。我想向那孤女朋友借,但她因为饥一顿,饱一顿,胃出了毛病,都没来学校。我只能向母亲开口借三天伙食费。可她对这一切保持沉默,只顾冷冷地看我。
  (10)被母亲拒绝是个周末。早晨我就断了炊,喝了点开水,中午时,感觉双膝发软。那时的周末,中午就放假了,我没有理由不回家,因为在街上闻到食物的香味,更觉得饥肠辘辘。推开房门,不由大吃一惊,母亲没去上班,正一碗一碗地往桌上端菜,家里香气四溢,仿佛要宴请什么贵宾。
  (11)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示意我可以坐到桌边吃饭。我犹豫着感觉到这样一来就成了可笑的话柄。母亲没有强拉,悄悄地递给我一只面包,说:“你不愿意破例,就吃面包吧,只是别饿坏了。”
  (12)我接过面包,手无力地颤抖着,心里涌动着一种酸楚的感觉,不由想起母亲常说我们是一家人,那句话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13)事后我才知道,母亲那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
  (14)当晚,一家人又在灯下共进晚餐,与亲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阳光下,松弛而又温暖。
  (15)如今,我早已真正另立门户,可我时常会走很远的路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人围坐在灯下吃一顿,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
  (16)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
  (选自《中国当代散文精华经典阅读》,作者秦文君,有改动)
  23.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24.“母亲那时对我怀了种复杂的感情,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请你在文中找出三个“我有叛逆倾向”的例子,简要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结合上下文简要描述一下(11)段画线句子中“犹豫”一词表现的人物内心活动。(2分)
  26.选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2分)
  27.仔细阅读全文,简要回答第(10)段中“母亲没去上班”的原因。(2分)
  28.选文用“我”的经历,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29.你的身边或许就有与“我”一样有“叛逆倾向”的青年,请你以朋友的身份给他(或她)写几句赠言,帮助他(或她)走出误区。(3分)(不得少于30字。如果写得精彩,奖励1分,最高可得3分)
  参考答案
  23.选文记录了“我”在母亲的帮助下,改变了“叛逆倾向”,最后回到了温暖的家的经历。
  24.(1)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
  (2)向往毛姓女生的单身生活。(或向往自己做主的豪气)
  (3)受母亲责怪后,静坐示威,饿了一顿。
  25.不吃吧,自己正饥饿难忍;吃吧,又怕给家人留下笑柄。
  26.“我”对“我们是一家人”这句话认识的变化。
  27.母亲(那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
  28.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
  29.有帮助作用2分,语言通顺、流畅1分,写得精彩奖励1分,此题最多可得4分。返回查字典首页>>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