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①元年,封亮②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7:05:2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建兴①元年,封亮②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团结和亲,遂为与国。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历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于是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 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军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诏策亮曰:“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深自贬抑,重违君意,听顺所守。……方今天下骚扰,无恶未袅,君受大任,于国之重,而久自绝损,非所以光扬洪烈矣。今复君丞相,君其勿辞。” 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③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取材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注释:①建兴:蜀汉后主刘禅的年号,建兴元年为公元223年。②亮: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刘备死后,继续辅佐后主刘禅治理蜀国,并大力伐魏,以图统一。③木牛:与下文的“流马”都是古代运输工具,为诸葛亮所创。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                            治:管理 B. 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                           谢:辞别 C. 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                    患:担忧 D. 亮疾病,卒于军                              卒:死去 3.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 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 因结和亲,(诸葛亮)遂为与国 B. 军资(由这些地方)所出,国以富饶 C. 亮与(王双)战,破之 D. 于是(后主刘禅)以亮为右将军 4.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诸葛亮才智过人、多谋善断的一组是 ①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                     ②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 ③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④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 ⑤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               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 A. ①③④                B. ①④⑥                    C.②⑤⑥                            D.②③⑤ 5.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诸葛亮结交东吴,平定南中诸郡,从外交经济等方面为伐魏做了充分的准备。 B. 街亭失利后,诸葛亮自责用人不当,以致马谡违背命令、赵云邓芝防守失误。 C. 斩马谡之后,诸葛亮多次伐魏,斩将攻城屡建功勋,但每次都因缺粮而退兵。 D. 诸葛亮不但才智过人,而且严于律己,表现出了政治家、军事家的杰出风度。

网友回答

1. B  谢众:向众人道歉。 2. C 助词,同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短语“所”字结构。意思是“所总领的(职务)”“所拜访的(人)。” A项,连词(介词)表原因,“因为”/连词,表目的,“用来”。 B项,连词,表并列,“而且”/连词,表转折,“可是”。 D项,助词,“……的人”/助词,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表停顿,不译。 3. A 因结和亲,(蜀吴双方)遂为与国。(与国:互相结交、亲附的国家。) 4. C ③句表现诸葛亮严于律己、忠于职守,与才智谋略无关。④句叙述诸葛亮选用马稷“督诸军”。这一决策导致了战役的失利,不能表现他才智过人、多谋善断。 其他四句:①句表现诸葛亮外交务实,化敌为友。②句表现诸葛亮军事策略,声东击西。⑤句表现诸葛亮长于巧思,创制工具。⑥句表现诸葛亮巧设屯田,保障久驻。这四句,可以表现诸葛亮或才智过人或多谋善断的人物特点。 5. C “每次都因缺粮而退兵”以偏概全。建兴七年一役,诸葛亮并未“因缺粮而退兵”,而是以得了胜利。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