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瓯之人谓火为虎,其称火与虎无别也。其国无陶冶而覆屋以茅,故...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18:13:31

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东瓯之人谓火为虎,其称火与虎无别也。其国无陶冶而覆屋以茅,故多火灾,国人咸苦之。海隅之贾人适晋,闻晋国有冯妇善搏虎,所在则其邑无虎,归以语东瓯君。东瓯君大喜,以马十驷、玉二瑴、文锦十纯,命贾人为行人,求冯妇于晋。冯妇至,东瓯君命驾虚左,迎之于国门外,共载而入,馆于国中,为上客。明日,市有火。国人奔告冯妇,冯妇攮臂从国人出,求虎弗得。火迫于宫肆,国人拥冯妇以趋火,灼而死。于是贾人以妄得罪,而冯妇死弗悟。1.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字(2分)(1)国人咸苦之                        (2)冯妇攮臂从国人出2.下列句中的“于”与“求冯妇于晋”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B.欲报之于陛下也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受地于先王3.翻译句子(3分)于是贾人以妄得罪,而冯妇死弗悟。4.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了什么感悟?(3分) 

网友回答

1.(1)以……为苦      (2)跟随2.C3.于是商人因为说假话获罪,而冯妇死也没明白(怎么回事)4.办事应严肃认真,一丝不苟;马虎从事,似是而非,必然闹出笑话,甚至酿成大祸。(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
【解析】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准确地理解课外文言文的重点字词。2.C中与例句“于”都是“到”。3.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4.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意思表述正确即可。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