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有哪些及它们的作用,语文中的表现手法有哪几种

发布时间:2020-07-11 13:39:08

语文的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有哪些及它们的作用,语文中的表现手法有哪几种

网友回答

不同文体的表现手法
  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小说体: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古诗词:赋比兴、用典、衬托、对比、渲染、托物言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卒章显志、欲扬先抑、联想、想像、语序倒置
  编辑本段
  具体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以乐衬哀 渲染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欲扬先抑
  夸张 拟人 设置悬念 点面结合 开门见山 伏笔照应 开篇点题首尾呼应
  表达方式有哪些及它们的作用
  1、记叙2、描写3、抒情4、议论5、说明
  
  一、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1、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1)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顺序作用: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就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完全
  按时间顺序记叙,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序来叙述事件,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
  (2)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3)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2、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1、从描写的对象上分:
  (1)人物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2)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其作用是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推动情节发展;突出主题);
  (3)场面描写(劳动场面、学习场面、会议场面、活动场面……);
  (4)细节描写(对象可是人、物、景),作用是小中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
  2、从描写的方法上分:
  (1)正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
  (2)侧面描写,是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还有白描(简笔勾勒,生动传神)和工笔(工笔细描,细腻入微)。
  3、从描写的角度上分:
  (1)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2)整体与局部描写(3)虚与实的描写(4)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等
  三、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抒情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抒情,一种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指作者在文章中直接抒发感情。直接抒情往往会产生很强的感染力,例如柯岩的《周总理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
  2、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和怀古伤今。
  四、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论证方法有:
  1、举例(或事实)论证(作用:具体实在,读者易于接受,增强说明力);
  2、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
  3、比较论证:类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4、比喻论证
  5、因果论证
  五、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六。关于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也称艺术特色。
  一、表达技巧主要包括: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夹叙夹议一共六种,古诗中常用前四种);
  ②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借物喻人 直抒胸臆 欲扬先抑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用典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 起兴 渲染 虚笔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动静结合 动静相衬等)
  ③选材剪材;
  ④结构技巧:过渡、呼应等。
  ⑤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比喻、比拟、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的运用、社会自然环境的描写等。

网友回答

1、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2、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不同于托物言志。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自己的心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通过景物来抒情,是一种写作手法。
  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3、虚实结合
  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与拟人不同。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
  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4、欲扬先抑
  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与“欲抑先扬”是相反相类的两种布局写作方法。先表达对所描写的事物或人的不满之情。然后,一般来说,总是在一两件小事中,突然转变了看法。但在转变过程中,情感自然,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这种手法的好处是,能够很好的表达出作者充沛的感情,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5、首尾呼应
  写作手法的一种,是文章前后是说明一个意思,或者说是铺盖,覆盖上首,互相照应。所以,又称对照。一般在文章的开头与结尾。也就是说,在文章开头提到一次相应内容,结尾时再呼应一次。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