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题:判断行为善恶的标准是动机不是效果(我为反方,如对方提出以下问题,该怎么反辩?)提出:“评价行

发布时间:2021-03-05 10:44:03

辩论题:判断行为善恶的标准是动机不是效果(我为反方,如对方提出以下问题,该怎么反辩?)提出:“评价行为善与恶的标准是效果,不是动机.“他引用《伦理学概论》、《行为科学理论基础》等著述,指出:(1)善与恶是道德领域范畴的,而非用法律标准来衡量.所谓“善“就是在人和人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对社会的有益的行为;“恶“则就是对他人,对社会有害的行为.由引可见,文中所说“有益“、“有害“无疑都是要凭借行

网友回答

1,法律的裁决和量刑都是以该行为造成的后果来论的,但在量刑尺度上会考虑到其作案动机的.尤其是在其司法调查时,为什么有了人证和物证还必须有其作案动机.再说其结果一样,而量刑尺度上的问题:同样是杀了一个人,但一个是报复性故意杀人,而另一个是正当防卫过当.你说法律会判的一样吗?
2,有因才有果.动机是会产生愈多不同的果,但是这些果中也有好的啊,请不要因为世界上有坏人而怀疑全人类都是坏人,这是一偏盖全的看法.我们要多看到社会的阳光面,要不可是容易成为反人类,反社会的一份子.(以后对方再说阴暗面,你们可以说:请允许我善意的提醒对方辨友,小心你们成为反人类,反社会的一份子哦)
3,“因为你作为一个第三方,并没有条件参与事情发生的过程,而动机是属于个人的主观意识形态,只有参与了整个行为产生的过程,才能够去分析和了解这个动机是善还是恶,在正常的判断情况下,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尤其是“只有参与了整个行为产生的过程,才能够去分析和了解这个动机是善还是恶”,那么请教警察为了破案和发掘作案动机就必须的参与犯罪分子的犯罪活动啊.可笑,人的思想是对客观事物的客观反映,电视电影中为什么警察总是喜欢问:“受害人有没有仇人,商业上的竞争者.”虽然动机有可能有不同效果,但效果却体现着动机.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句话是没有漏洞的,的要学会诡辩.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