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一个文人必须是一个人,须有学问和经验所逐渐铸就的丰富的精神生活。有了这个基础,他让所见所闻、所感所触借文字很本色地流露出来,不装腔、不作势,水到渠成,他就成就了他的独到的风格,世间也只有这种文字才算是上品文字。除了这个基点以外,如果还另有什么资禀使文人成为文人的话,依我想,那就只有两种敏感。一种是对于人生世相的敏感。事事物物的哀乐可以变成自己的哀乐,事事物物的奥妙可以变成自己的奥妙。“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精神。”有了这种境界,自然也就有同情,就有想像,就有彻悟。其次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感。语言文字是流通到光滑污滥的货币,可是每个字在每一个地位有它的特殊价值,丝毫增损不得,丝毫搬动不得。许多人在这上面苟且敷衍,得过且过;对于语言文字有敏感的人便觉得这是一种罪过,发生嫌憎。只有这种人才能有所谓“艺术上的良心”,也只有这种人才能真正创造文学,欣赏文学。诗人溪兹“看一个好句如一个爱人”。在恋爱中除着恋爱以外,一切都无足轻重;在文艺活动中,除了字句的恰当选择与安排以外,也一切都无足轻重。在那一刻中(无论是恋爱或是创作文艺),全世界就只有我所经心的那一点是真实,其余都是虚幻。在这两种敏感之中,对于文人,最重要的是第二种,古今有许多哲人和神秘主义的宗教家不愿用文字泄露他们的敏感,像柏拉图所说的,他们宁愿在诗里过生活,不愿意写诗。世间也有许多匹夫匹妇在幸运的时代中,偶然发现生死是一件沉痛的事,或是墙角一片阴影是一幅美妙的景象,可是他们无法用语言文字把心中的感触说出来,或是说得不是那么一回事。文人的本领不只在见得到,尤其在说得出。说得出,必须说得“恰到好处”,这需要对于语言文字的敏感。有这敏感,他才能找到恰好的字,给它一个恰好的安排。(节选自朱光潜《文艺杂谈》)1.“流通到光滑污滥的货币”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2.文中两个“这种人”指的是什么? 3.“古今有许多哲人和神秘主义的宗教家不愿用文字泄露他们的敏感”。作者认为原因何在?4.“全世界就只有我所经心的那一点是真实,其余都是虚幻”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5.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两项是( )A.文中有五处出现“文人”一词,其含义是相同的。B.“很本色地流露”,也就是说“恰到好处”,是文人资禀的重要方面。C.柏拉图所说的话,批评了古今许多哲学家和宗教家故作神秘的品性和文学偏见。D.能否把对人生世相的某种感悟说出来是匹夫匹妇与文人的差别所在。E.作者既强调文人人格的重要,认为文学是人格的反映,又强调对语言文字敏感的重要。
网友回答
答案:1.人们每天都在接触语言文字;2.具有对于人生世相的敏感和对于语言文字的敏感的人;3.他们缺乏对于语言文字的敏感;4.在文艺创作中,恰当地选择字句最重要,其余则无足轻重;5. AC解析:5.考查对文意的把握。文中五处出现“文人”一词,其中第一、二、四处相同,指一般意义上的文人,第三、五处相同,指具备两种敏感的、真正的文人,A错;文中用柏拉图的话,说明哲人和宗教家不具备语言的敏感,因而成不了诗人,C错。 提示:1.“文字是流通到光滑污滥的货币”,用“光滑污滥”补充说明流通的程度:经常、广泛。从而说明语言文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 2.文中两个“这种人”,应当指“使文人成为文人”中的第二个“文人”,即拥有两种敏感的真正的文人。 3.作者举哲人和宗教家的例子,目的在于说明“在这两种敏感中,对于文人,最重要的是第二种”。这样,答案就很明显了。 4.这句话是对上文“在文艺活动中……一切都无足轻重”的进一步概括,那么,它的含义也就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