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的晨暮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30 22:52:20

阅读下面散文,回答1~6题。江行的晨暮朱湘美在任何地方,即使是古老的城外,一个轮船码头的上面。等船,在划子上,在暮秋夜里九点钟的时候,有一点冷的风。天与江,都暗了;不过,仔细的看去,江水还浮着黄色。中间所横着的一条深黑,那是江的南岸。在众星的点缀里,长庚星闪耀得像一盏较远的电灯。一条水银色的光带晃动在江水之上。看得出一盏红色的渔灯。岸上的房屋是一排黑的轮廓。一条趸船在四五丈以外的地点。模糊的电灯,平时令人不快的,在这时候,在这条趸船上,反而,不仅是悦目,简直是美了。在它的光围下面,聚集着一些人形的轮廓。不过,并听不见人声,像这条划子上这样。忽然间,在前面江心里,有一些黝黯的帆船顺流而下,没有声音,像一些巨大的鸟。一个商埠旁边的清晨。太阳升上了有20度;覆碗的月亮与地平线还有40度的距离。几大片鳞云黏在浅碧的天空里;看来,云好像是在太阳的后面,并且远了不少。山岭披着古铜色的衣,褶痕是大有画意的。水汽腾上有两尺多高。有几只肥大的鸥鸟,它们,在阳光之内,暂时的闪白。月亮是在左舷的这边。水汽腾上有一尺多高;在这边,它是时隐时显的。在船影之内,它简直是看不见了。颜色十分清润的,是远洲上的列树,水平线上的帆船。江水由船边的黄到中心的铁青到岸边的银灰色。有几只小轮船在喷吐着煤烟: 在烟囱的端际,它是黑色;在船影里,淡青,米色,苍白;在斜映着的阳光里,棕黄。清晨时候的江行是彩色的。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粘( )贴  商埠( )2.文中,作者选择了两个空间、两个时间看江,即________和________,把一个个特写镜头巧妙地连在一起,使人耳目一新。3.下面有关课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作者描写暮色灯光下黄色的江水,深黑的江岸,水银的光带,红色的渔灯和黝黑的帆船。作者把这些本来互不相干的色彩融洽地组合在一起,充满了诗情画意,形成了一种清新幽远的意境。B.小火轮喷吐的煤烟,令人厌恶。然而作者把煤烟分别安排在不同的背景之中,于是出现了一幅色彩斑斓图。C.文中作者不厌其烦地数说江边的各种颜色。作者写颜色之变化,有对美的赞颂,也有对污染的批判。D.“清晨时候的江行是彩色的”一句流露出作者在发现美、享受美后的一种心旷神怡的欣喜之情。E.文章大量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 “长庚星闪耀得像一盏较远的电灯”“并听不见人声像这条划子上这样”“有一些帆船顺流而下,没有声音,像一些巨大的鸟”等。4.有人说,把这篇文章分一下行,那就近于诗了。诗歌的显著特点是节奏鲜明。本文在行文的节奏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5.选出能体现全文美的基调的一项是( )A.清晨时候的江行是彩色的。B.美在任何地方,即使是古老的城外,一个轮船码头的上面。C.不仅是悦目,简直是美了。D.颜色十分清润的,是远洲上的列树,水平线上的帆船。6.有评论文章说作者写这篇散文,并非为了借景抒情,另有真正目的,你对此怎么看?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zhān bù 2.在划子上、暮秋灯光下;商埠旁边、晨晖笼罩下 3.C、E(C项错在“对污染的批判”。作者写颜色的变化,是对美的赞颂,更是对生活的赞颂。E项“并听不见人声,像这条划子上这样”不是比喻) 4.作者把握了行文的节奏: 大量的短句给人以顿挫感,而不时加入舒缓的长句又使语句参差错综,节奏缓急相间,自然和谐。其作用: 一是完美地体现了作者怡然的心境,二是给读者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快感和共鸣,得到极大的艺术享受。(大意对即可) 5.B 6.本题答案不唯一。景和情是融在一起的,作者写作此文赞颂美,也是赞颂生活,更是让读者在平凡的事物中找到美、发现美。(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