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在A.B.C三题中任选一体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A.[选

发布时间:2021-02-22 06:34:05

 历史

  在A、B、C三题中任选一体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是,若明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

  ……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议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并上毅说,英国的政治制度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工作中定下了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想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1)   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

(2)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国民议会。

行政权委托给国王。

司法权委托给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驶之。

每年缴纳直接税达三天工资以上者,被编入居住地国民自卫军的男子,享有选举权,即“积极公民”;而处于奴仆地位的、被提起公诉的、破产和不能清偿债务的以及其他不具备积极公民条件的人,则属于消极公民,无选举权。      ——摘编自法国《1791年宪法》

材料二  凡出生于法国并在法国有住所的男子而年满二十一岁者,……均有行驶法国公民权利的资格。

立法权由普选产生的国民议会掌握。

行政权由24人组成的执行会议行驶。

大理院为最高审判机关。

(1)在国家政治体制的设置上,材料一二体现了什么共同原则?该原则源于法国启蒙思想家的那部著作?(4分)

 

(2)指出两则材料在国家政体与公民权利规定上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二的相关规定。

 

 

 

 

 

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有幸在总统位置上尽全力组织并管理政府之后,现在已经到了应当退休回归私人生活的时候。这既是我心所愿,也是为国运所必需。因为行政首长的定期更替,是我们国家自由所不可缺的保障。请允许我离开政府,就像我以前离开部队一样,让那些支持我国的利益、推进社会和谐和秩序与良善政府的人接替我,让上帝继续保佑我们的祖国。

                   ——华盛顿致麦迪逊的信件

材料二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遂向参议员请辞临时大总统,并推荐说:“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军之力实多”。

         ——《中国革命记录》

近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华盛顿和孙中山辞职的原因。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对他们的辞职以及孙中山辞职后重新投身政治活动作何评价?(9分)

 

 

 

 

 

 

 


网友回答

答案:

 历史

  在A、B、C三题中任选一体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A.(1)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正确的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主张是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评价该主张要结合中国当时的国情。

参考答案:(1)理由: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维新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法。地位: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2)实质: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局限性:该主张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所效法的日本政治体制带有浓厚在专治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本题相对比较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把材料的观点放到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1)原则:三权分立。著作:《论法的精神》。

(2)差异:材料一实行君主立宪制,材料二实行共和制;材料一将公民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以纳税额和社会地位限制公民选举权利在扩大,有利于调动人民积极性,推动大革命的深入发展,具有反专制的进步意义;没有给妇女公民权,有其局限性。

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从材料一中的“退休回归私人生活”和“行政首长的定期更替,是我们国家自由所不可或缺的保障”等归纳华盛顿辞职的原因;从材料中的“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民生主义尚未著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些事”等信息归纳孙中山辞职的原因。

(2)评价历史人物注意把他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评价,并且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1)华盛顿:推行行政首长定期更替;回归私人生活。孙中山:对袁世凯抱有幻想;认为辛亥革命的政治目标已经实现,重心要转向解决民生问题。

(2)对他们辞职的评价:

华盛顿:不贪恋权位,在防止独裁、促进国家民主建设起了表率作用。

孙中山:

观点一:以大局为重,不贪恋权位,光明磊落。

观点二:对袁世凯的政治面目认识不清,给民主共和造成损失,体现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观点三:因内外形势所近,他只能选择辞职,不必苛求。

对孙中山重新投身政治活动的评价:捍卫民主共和,推动民主革命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