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老子并称老庄,代表作是什么,又叫什么,由什么所著,《庄子》和《老子》分别又名什么?出自《庄子》的成语?

发布时间:2020-07-10 00:18:02

庄子与老子并称老庄,代表作是什么,又叫什么,由什么所著,《庄子》和《老子》分别又名什么?出自《庄子》的成语?

网友回答

《道德经》和《庄子》,《道德经》由老子所著,又称《道德真经》,《庄子》由庄子所著,又称《南华经》。
  1、《道德经》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2、《庄子》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庄子》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更是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
  庄子寓言的出版和研究使得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得以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精神得以发扬,在现实意义上,更为社会主义文明的建设做出了不可忽视的精神铺垫。 
  扩展资料
  1、《道德经》的主要内容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2、《庄子》的主要内容
  原有内篇七篇、外篇二十八、杂篇十四、解说三,五十二篇,十余万言。郭象删减后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存三十三篇,大小寓言二百多个,六万五千九百二十字。
  其中,内篇七篇;外篇十五;杂篇十一。该书包罗万象,对宇宙生成论、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价值、批判哲学等都有详尽的论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德经

网友回答

南华经 道德经
  逍遥游》 不近人情、大有径庭、尘垢秕糠、大而无当、越俎代庖、扶摇直上、饮河满腹
  《秋水》 不分畛域 餐腥啄腐 大方之家 孤雏腐鼠 顾盼多姿
  管中窥天 邯郸匍匐 邯郸学步 濠梁之上 咳唾成珠
  虹销雨霁 井底之蛙 井蛙之见 见笑大方 秋水盈盈
  寿陵失步 视死若生 双瞳剪水 水天一色 太仓稊米
  太仓一粟 望穿秋水 瓮天之见 望洋兴叹 非愚则诬
  学步邯郸 夏虫不可以语冰 夏虫疑冰 夏虫语冰 夏虫朝菌
  向若而叹 以管窥天 用管窥天 一日千里 曳尾涂中
  贻笑大方 遗笑大方 鱼游濠上 盈盈秋水 以锥刺地
  道德经里出的成语:天长地久 上善若水 无为之治 大巧若拙 金玉满堂 功成身退 宠辱若惊 视而不见 听之不闻 自知者明 出生入死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以德报怨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出自:老子《道德经》
  道德经里的几大: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盈若冲,大辩若讷,大方无隅,大直若屈,大成若缺。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