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阅读理解。少焉,月于东山之上,于斗牛之间。白露江,水光天。纵一苇之所如①,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②,而不如其所止,飘飘乎如造世独立,羽化而登仙③。——节选自苏轼《前赤壁赋》注释:① 纵,任凭;一苇,指小船;所如,所往。 ②冯,通“凭”,依仗;虚,太空;御,驾御。 ③羽化,道家认为人飞升成仙叫羽化;登仙,飞人仙境。(1)用~~划出写景的句子。(2)简析段中加△的词对写景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加“——”的话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的感情。(4)此篇写月与《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月有什么不同?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段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月出于东山之上……水光接天” (2)一个“出”字写出了秋月的娟秀静美;“徘徊”化静为动,写出了秋月缓缓游动,一如明镜的美好姿态;着一“横”字顿见白露满天的奇境,化静为动,拓展出辽阔皎洁的境界;“接”字逼真地描绘出水天一色的浩阔。 (3)欣愉的畅游 (4)《记》侧重侧面写月,着笔重点在“月景”上;《前》则直接写月,重点表现作者的感受。 (5)浩阔的胸襟和月下游江的无比欣悦 提示: